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解读科技投入

   2024-11-22 科技日报1101

  从科技日报获悉,优化配置、科技金融、科研条件、监管服务……科技投入的得与失,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等战略性全局问题。

  “十二五”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全面落实《“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各项任务,需要统筹配置科技投入资源,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科技投入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在《规划纲要》颁布之际,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张晓原接受了专访,解读“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讲述“十二五”科技投入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问:针对《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十二五”科技投入将做出怎样安排?

  张晓原:现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在科技投入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十二五”科技发展成效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十二五”期间,为推动科技投入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我们将聚焦科技投入、科技金融结合、科研条件建设三条主线,加强宏观配置和统筹协调,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将在继续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监管、提高绩效;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发挥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对科技金融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金融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加强科研条件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大科研条件自主创新能力。

  问:那么,“十二五”科技投入会聚焦哪些重点方面?

  张晓原:科技投入配置必须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改善民生提供科技支撑和储备。

  《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科技发展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科技投入配置要紧密围绕《规划纲要》的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进行安排,切实保障各项任务的完成。

  在“十一五”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重点是扶弱壮强,弥补投入短板。

  一是重点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的投入力度,尽快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入机制,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二是重点加大对科研机构基本运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以及科研条件资源建设和平台开放运行等的稳定支持力度。三是加大科技人才投入,重点是加快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科技计划经费中加大对科研人员智力投入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培育的支持力度,引领经济增长。五是加大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问: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科技投入方式会有何创新?

  张晓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和不足,分析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十二五”期间首先将继续完善无偿资助方式。在前资助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后补助、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方式,形成无偿性资助体系。其次是完善包括投资引导基金等在内的权益性资助体系,引导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第三是完善包括税收加计扣除、快速折旧、高企优惠等在内的政策性优惠体系。

  科技日报:“十二五”规划将科技和金融结合作为优化创新环境、支撑和保障规划实施重要措施之一,要如何落实?

  张晓原:“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通过发挥科技资源对金融资源、地方政府资源和民间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

  首先是要健全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通过深化试点示范,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发挥试点地区对全国科技金融工作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二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国家高新区内建立一批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色专营机构等。三是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进入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等。四是深化科技保险和科技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五是继续深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创业投资事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与创业投资的对接。

  加大科研条件投入 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问:科技条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十二五”开发和利用科研条件资源将分几步走?

  张晓原:科研条件资源的水平往往决定着自主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达国家都把科研条件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不断加大科研条件投入,持续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加强科研条件资源总量建设的同时,切实增强战略性科研条件的自主研发和装备自给能力,促进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大幅提升科研条件的保障支撑能力。

  首先,进一步优化科研条件建设布局。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野外实验台站、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综合实验服务基地建设,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条件体系。加强创新方法、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等方面的科研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加快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军民科研条件的共建共享工作,推动一批军用技术向民口转移。

  第二,加强科研条件自主研发和应用也将是重点。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以新原理、新方法为突破口,研发若干前沿重大科研仪器设备,集中力量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发一批重大通用科学仪器,提升科学仪器设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科技文献信息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和实验动物新品种新品系的研发,提高科研条件的支撑服务能力。

  第三,大力推进科研条件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布局,强化面向科学研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探索推进绩效评价 健全监管服务体系

  问:在“十二五”科技投入全过程中,科技经费监管的角色和定位又是怎样的?

  张晓原:“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建立健全面向结果的,职责明晰、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科技投入监管服务体系。

  首先是深入推进“十二五”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坚持和完善科技计划(专项)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简化优化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建立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渠道,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服务和绩效评价,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公示,逐步形成适应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体系。形成由国家财政和审计部门、科技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经费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合力。

  探索推进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面向结果的绩效评价机制将同步开展。我们将会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在以后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应用,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