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稳定的经费支持,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大多来自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和部委立项,而更关注农业生产基本研究的地方农业科研经费大多只能通过争取项目获得,因此研究经费及内容“对上多对下少”。
更甚的是,一些主持项目的大专家成了项目“批发商”,获得子项目的小专家再“零售”给其他人员,这种方式甚至导致寻租发生。
农业科研经费及内容“对上多对下少”
“现在的农业科研条件应该说比以前好多了,但科研经费仍然没有稳定的支撑。”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经师矫江说,“下乡需差旅费、参加会议要会费,找块实验地需承包费,连发表论文都要钱,没有经费什么科研也做不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许艳丽以大豆害虫防治为例,算了一个小型科研课题的经费支出账:生物农药三四千元;两亩实验地的承包费1000元;往返试验四五趟,包括吃、住、交通费,两个人一共得5000元。“加上用工、种子、化肥、灌溉,这一个试验点就得两万元。农业项目多是三五个点,得6万到10万元,一个项目要做三五年,需要30万到50万元。”
如果争取不到项目,以上这些基本科研工作几乎无法开展。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农业科研经费大都通过项目下发。拿到项目的专家和团队就能搞科研,拿不到项目的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农业科研项目怎么得到?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说,农业科研项目近似于主持人负责制,大项目多集中在北京等地的专家手里。科研项目主持人召集权威专家组成核心团队,并设计子项目。再把相应子项目分包给相关专家,但分包给谁,几乎就是主持人说了算。为了拿到项目,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就会托关系、递材料,出现目前农业科研人员“千军万马跑项目”的现象。
谈起“跑项目”,很多农业科研人员都很无奈。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一些专家直言,“不跑项目就没钱搞科研,跑项目还容易助长腐败之风。”
“由于科研经费归项目所有,所进行的农业科研只能围绕着项目展开,而不是解决农业生产一线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脱离农业生产的根本原因。”矫江说,很多农业科研人员愿意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推广和农业知识培训,但没有起码的实验和科研经费,总不能让科研人员自己搭钱,只能拿到什么项目做什么研究,导致农业科研“对上多对下少”。
“疑难杂症”项目风险高耗资多立项结题难
据黑龙江省一些农业科研专家介绍,目前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疑难杂症。参与查验病症的专家说,这些疑难杂症田间症状表现不一,比如水稻粒变褐色、玉米秸秆中有黑线等。这些病症曾被怀疑是稻瘟病或者玉米虫害,但检测之后发现都不是,从病理学上也查不到发病原因。
专家在田间发现,黑龙江省有的地区大豆接近成熟时茎杆在距离土层10厘米处折断,周围没折断的大豆病株茎秆也已坏死,出现症状的大豆植株很容易被风刮倒。临近作物成熟时出现病症损失最大,农民的生产资料、人工、机械等费用都已经投进去了,大豆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和农民种植积极性。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但由于立项难、耗资大、出成果几率小,很少有专家愿意研究这些疑难杂症。疑难杂症缺乏可供查阅的材料和应对的经验,需要开展大量的前期调研。调研周期长,科研人员可能经过一两年研究也得不出结果。如果做不出结果,还会影响以后的项目申请,所以即便一些专家有心尝试攻克这些疑难杂症,也会望而却步。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疑难杂症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一旦病情蔓延,将成为粮食生产隐患。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文景芝说,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很多疑难杂症,每年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专家指出,一种作物每年因病虫害危害减产10%左右,而这个比例完全可以通过病虫害防控降低到5%左右。按照全国粮食总产1万亿斤计算,每年可以节约粮食500亿斤。
大专家“批发”小专家“零售”
“大的农业科研项目往往套着一些小项目,多由国家、省、市等多级专家承担,从上到下形成了金字塔式格局。”刘忠堂说,主持项目的专家找到行业内比较有名的单位和人员组成第一级课题组,在项目最顶层。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为二级,是项目的组成部分,各研究室、所是三级,特别大的项目还可能分到县里,就是最底下的一级。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到,为了拿到项目获得农业科研经费,地方科研院所的专家大都需提前了解“上面”有什么项目,可能谁主持,大体是什么构架?怎么能参与其中?
“跑来项目的专家未必是业内最有能力的专家,长期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大都‘学究’一些。”矫江直言,只要不违反原则,主持人几乎是想给哪个专家就给哪个专家,这就留下了寻租空间。大专家逐渐成了项目“批发商”,小专家再把子项目“零售”给单位内其他人员。
有的专家申请下来项目,实际做项目的人却是学生和其他专家。有关专家介绍,尽管项目主持人会制定好整个项目的思路和框架,但项目中很多基础实验和数据都来自地方科研院所的专家。所以有些项目做到什么水平,不是取决于项目主持人,而是取决于地方专家,甚至是一些专家的学生水平。
一些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农业科研因难以立项导致经费缺乏而严重萎缩。矫江举例说,农业气象研究同作物育种、栽培、植保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农业气象研究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所以各省级农科院所中农业气象研究严重萎缩,有的级别降低由“所”变“室”,有的干脆没人了。
农业科研应具有一定前瞻性。专家认为,未来农业耕作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农业科研不仅要及时适应,还要提前进行趋势性研究。以玉米为例,随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机械化耕作和收割水平提高,需要推广耐密植品种以提高产量,需要更多成熟期短的早熟品种方便机械收割,这就给玉米育种提出了新的考验。
因需设“所”建立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
针对农业科研“千军万马跑项目”、“对上多对下少”,“疑难杂症”项目风险高、耗资多,农业科技创新脱离农业生产一线等问题,许艳丽、刘忠堂等有关专家建议:
第一,除保障基本工资和办公费用外,给予科研院所或者专家稳定和常态化的科研经费,特别是基础性农业科研方面。许艳丽说,要让农业科研核心回归到农业和农民最需要的轨道上来,“既对上又对下”。让基层专家静心搞科研,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科研方向。
“这样,包括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气象研究等难以获得项目支持,以及大垄覆膜等没有物化成果激励的农业种植技术研发也能确保必要的科研经费。”许艳丽说。
第二,一些重要课题需要科研经费较多,可在稳定经费支持基础上额外争取。矫江说,类似转基因、沼气推广和突发性病虫害防治等科研项目需要经费较多,下拨经费时应有所倾斜。
第三,因需设“岗”设“所”。为避免稳定经费支持滋生科研人员工作懈怠情况发生,可借鉴国外因需“设岗”“设室”经验,根据农业生产和科研需要设立研究室。定期淘汰和整合一些对农业科研意义不大的单位,适时创建新的研究室,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常态化的科研经费发挥作用。
专家认为,农业的基础性研究可由政府出资,而应用性、开发性研究可由企业本身,或者委托科研单位和高校进行,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需求,又能让企业获得收益,从而建立一种长效的研发机制。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投资中,企业,甚至农民的农业科研投资都占有一定比例。
第四,降低疑难杂症立项审批标准,延长结项周期,建立疑难杂症专项研发资金,减小研发风险性。文景芝等专家建议,在立项时降低对疑难杂症研究预期目标的要求,增加立项可行性。由于疑难杂症项目风险高,科研人员可能经过一两年研发也没有新的进展,所以结项时应适当放宽标准,延长项目周期,给予项目团队充足的时间进行调研和普查。
第五,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拓宽农业科研投资渠道。专家建议,严格把关申请重大科研项目专家的科研和业务能力。出台以既有研究成果等为标准来遴选相关子项目专家的可操作方案,彻底摒除基层专家“跑项目”的寻租空间。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进入农业科研领域,通过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农业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