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的本质在于让消费者知道并喜欢这个品牌,以此产生消费的冲动和保持长久的品牌营销能力。自众多企业确立品牌营销以来,国内营销的手段丰富了很多,也产生了不少的类似理论。
当企业确立做品牌的战略之后,各种丰富品牌的思路层出不穷。而品牌价值的计算也是以品牌产品的销量、品牌的广告投入以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得分累加而成。像加多宝经营的王老吉就号称1080亿人民币,这是个综合性的价格,也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并不等于品牌本身就是这个价格,更不等于它就可以随便产生1080个亿的销售额。刻薄的说,它其实就是一个品牌的宣传数字而已。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品牌的做法是五花八门,更是凝聚了公司一切所能及、甚至是不惜一切手段所能为,硬是用各种对自己公司有利的资源、数据、鼓吹等手段,把自己的品牌包装的比月饼的包装还奢侈,甚至是品牌已经成为无线的风筝,只剩下个词语而已。这应该算是“右”的错误。
品牌的诱惑是很多的。首先来自品牌本身的影响力,有了品牌几乎可以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更是财运滚滚,社会地位的基石。其次,品牌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是巨大的,品牌被当成是了最值钱的东西,在资本玩家手里转来转去,不少的资本玩家因为无视股市的规则和国家的法律,锒铛入狱,后悔莫及。第三,一些企业为了垒起来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把很多好东西堆积在一起,成山成堆,最后把一个优秀的企业变成了垃圾场。诸如此类……。
品牌作为一个公司经营的“产品”,它需要的得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和服务的满意。如果说一个产品是企业研发人员对企业管理者甚至是市场调查报告负责任的劳动成果的话,那么,品牌就是企业对社会负责的产品,它需要得到大多数、足以成为品牌的消费数量或者高度的认可。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需要历练。
在品牌的树立过程中,需要时间和空间、以及数量和质量的兼容来体现。根据这一目标,品牌必须由其“简历”来完成品牌的树立。这些“简历”的“书写”来自不同领域(同一消费群)的各个层面、不同“职务”的洗礼。这些经历如果能够给品牌加分,则可以考虑,如果不能,显然不能拿到台面上,因为这样将会减分。这需要企业来把握,这里面还存在着其他的取舍及点缀。
品牌最大的诱惑来自社会的浮躁。当一个新生事物小牙尖尖的时候,各种牛鬼蛇神东一处头西一耙,直到把品牌“说”成是他的功劳、他的建议,甚至是他们的策划为止。如果不成功,当然借口更是一箩筐。任尔东西南北,我自真理岿然不动。品牌因为树(大)招风惹。
诱惑的引发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自身的硬度不够;另外一个就是对社会变化的认知态度。自身问题其实也是个社会问题,他来自于人们对事物的基本态度;社会变化的恐惧是认知变化的焦虑感油然而生。当一个事物被社会的繁华所掩盖的时候,劣币驱良币、沙中淘金子就成为了企业沉重的负担。
品牌的“品”是由三个“口”字组成的,也许品牌的原始意义是口碑成就;也许品牌是“说”出来的?“牌”肯定是牌坊的意思了,那“品牌”就是以前农村村口的牌坊而已。当一村人或者其他村子的人,提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往往会有所指的说出和那个村民们最熟悉的牌坊做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