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近日,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团队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维贾伊·西凡博士在文章中描述道,这种新型的金属液滴既能被分割,也能重新融合,甚至在较强的外力下也能保持形状。
该金属液滴主要由镓铟锡合金(一种共晶合金)构成,其外面具有由绝缘或半导体的微粒和纳米粒子材料制成的涂层。其中绝缘材料主要为聚四氟乙烯(即特氟龙)和硅,导体材料主要为二氧化钛、三氧化钨和碳纳米管。
这项新技术使研制柔软的、可延展的电子产品成为可能。“现阶段说这个有点为时过早,但我们相信在未来它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维贾伊·西凡博士说,“包括可扩展的天线,以及能够伸展和重构的金属线路等。”该技术有望用于制造能自动恢复的液态金属线路,以及能塑造成各种形状的柔软电子产品、半导体回路,甚至是液态滚珠轴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电子材料工程系的帕特里克·克拉斯(Patrick Kluth)说:“类似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制造工艺的再现性和扩展性、制造成本控制,以及在实际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这些因素将决定此类技术创新能否获得成功。”
事实上,该金属液滴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了应用,如自动调温器和滚动传感器上的水银开关。水银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电子产品。由于金属液滴具有纳米粒子制成的涂层,因此不会粘在物体表面。而且正是这一功能性涂层的存在,使它具有了类似晶体管的作用。
在实验中,这种金属液滴能够弹起,并且在切割成两半的时候,能继续保持液滴形状;将其融合,则又恢复到最初的大小和结构。这不禁让人想起科幻电影《终结者2》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此外,该金属液滴不会粘在其他表面上,这对于镓铟锡合金来说十分不寻常,后者不仅极容易污染物体表面,而且具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