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PM2.5监测50亿市场待分 自有技术对阵进口设备

   2024-11-23 中国经营报621

  2013年初,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再次发布关于做好霾天气预警工作的通知,针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了修订,首次将反映空气质量的PM2.5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并列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同日,中央气象台首次单独发布霾预警。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日益频繁的雾霾天气迫使PM2.5防治进展加速,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到PM2.5的监测队伍,由此带来的市场机会也逐渐展现。业内人士估计,环境在线监测和分析行业将率先受益,未来三年,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现有的PM2.5监测设备市场中,进口设备占了约80%的份额,但由于基于中国本土环境的监测标准长期缺失,按照国外监测标准生产的进口设备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产PM2.5监测设备赢得了时间,但外企的成熟技术依然是未来国内PM2.5设备市场强有力的竞争武器。

  最新的消息显示,由环保部牵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技术支持、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带头人的研制适合我国环境情况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经进入产品测试阶段,与此同时,相关的监测标准也在制定中。

  急补标准空白

  环保部推动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并产业化成套PM2.5监测仪,并制定相关指标和技术规范。

  依据环保部2012年12月28日发布的数据,目前国内已经有74个城市、496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监测点建成。自2013年1月1日起,这些城市都开始发布PM2.5监测信息。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安装情况大部分都以自己的监测要求为准,其采样基准、采购、安装、调试、数据采集质控标准并没有统一,控制条件并未明文约束。“国家需要一套质控标准,来保证设备数据准确。”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通常来说,设备要做一年的比对测试才能确定适合当地的测试工作参数。在国外甚至有做2到3年的。”先河环保市场部部长杜新平表示。

  “自2012年10月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全国选了10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做测试。”杜新平称,这是为了“补课”。只不过,与以往发布推荐名录和对生产企业自愿送检的PM2.5监测仪器的比对测试不同,这次用来测试的仪器全部是国产。杜新平所称的这次测试是“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的一部分。

  据了解,推进上述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并产业化成套PM2.5监测仪,并制定适用于PM2.5监测的相关指标和技术规范,形成国产PM2.5监测的全程序质控体系及系列化的标准分析方法和PM2.5监测体系。项目基于自主研制开发基于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以及光散射法的PM2.5连续自动监测仪/粒径谱仪,PM2.5切割器/采样器,实现对细粒子的连续采样及其质量浓度的实时准确监测,为我国开展PM2.5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据悉,此项目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在北京启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技术支持方、先河环保作为项目带头人,包括监测总站、地方监测中心和研究所、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总计有16个单位参与。项目总经费8888万元,其中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4088万元。

  杜新平表示,2012年10月,先河环保的产品已经推出,目前在河北的53个点位和宁夏的7个点位使用,并且已经开始量产。

  进口设备“水土不服”

  由于我国PM2.5监测仪器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监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尚无法保证。

  记者了解到,正是由于监测标准的缺失,各地的“进口PM2.5监测仪器当前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这一市场的经营者中既有赛默飞世尔等外商独资企业,也有引进国外产品的中国企业如东江环保(69.69,-0.46,-0.66%)”。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表示。

  在不同的场合,赛默飞世尔中国环境仪器商务总监周晓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大气科学分中心主任王跃思都给出了这样的数据,而据杜新平估算,这个数字可能达到85%。

  “PM2.5的密集监测启动是一个特别快速的过程,各地购进设备都很快。2012年10月之前,基本都是以进口为主。”杜新平表示。

  周晓斌亦表示,设备销售的爆发式增长是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一直持续到第四季度。“据我们统计,全国范围内2012年安装的量大概是1000多台。”

  “由于我国PM2.5监测仪器技术研发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监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尚无法保证。当前众多试点地区在采购时普遍选择了质量较好的进口产品。”盘雨宏分析。

  然而进口设备的“水土不服”现象也颇让人担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2年5月下发的《PM2.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与要求(试行)》确定了三种PM2.5的自动监测方法,分别是β射线方法仪器加装动态加热系统,β射线方法仪器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法,微量振荡天平方法仪器加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

  王跃思指出,在微量振荡天平法的FDMS使用中,南方潮湿地区或污染过于严重的城市的环境条件导致FDMS无法正常使用。“不少城市的细粒子浓度较高,过高的细粒子导致FDMS透水膜的微孔很快被细粒子堵塞,从而使其使用寿命降低到国外的一半,2~3个月可能就要更换一次。透水膜的成本大约在1000美元,这对不少监测站是不小的成本。”

  竞争或加剧

  面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外制造商并没有坐以待毙,赛默飞世尔这样的海外企业也在加速本土化。

  “在美国使用起来问题不大是因为其环境干燥和干净,而中国的环境条件大不一样,”王跃思表示,“由于FDMS技术的不成熟,不但造成成本大幅度增高、操作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仪器经常故障报警,难以得到连续的合格监测数据。”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天津、南京、广州等三个城市都曾采购赛默飞世尔的PM2.5监测仪,并加装FDMS,但因为故障频发大部分已经拆除。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所使用的仪器80%都是基于β射线方法技术路线的。“现在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成都在使用振荡天平法仪器。”

  另一方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透漏,由于国外的空气质量比较好,国外设备的量程重点是测100微克以下的数据,而国内污染严重、主要测100微克以上的数据。“设备上限是10毫克(10000微克)。到了污染非常严重的程度,超过上限就会报警,而现在国内的雾霾情况,很多地区的PM 2.5浓度都超过这一上限。”

  周晓斌表示,所谓“国外产品不一定适合国内环境”原则上是对的,所以国外的产品需要在国内做测试(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安排的对比测试)和认证(环保部安排的适应性检测认证)。同样的是,国内的产品也需要像国外产品一样经历长时间的现场检验。

  另外,“进口产品加上税费和运输成本后价格飙升,后期全面推广必然难以实现。”盘雨宏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微量振荡天平法仪器价格基本稳定在35万元一套,β射线方法仪器为20万元一套。而国产设备则多在10万元到12万元左右一套。

  根据环保部的时间表,2013年,中国将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工作;2015年,监测范围将被扩大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从2016年起,全国各地都将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

  业内人士按照国内现有监测点的数目来计算,预计2012~2015年内,国内将有3000多台的需求量,加上更新和维护的费用,整个市场规模可达50亿元。而每台仪器的使用寿命约在5到8年,远期市场更为客观。

  不过,面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外制造商并没有坐以待毙,赛默飞世尔这样的海外企业也在加速本土化。2012年11月16日,赛默飞世尔宣布,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苏州新厂正式启用,这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五座工厂。周晓斌称,要生产适合中国的产品。

  虽然国内部分企业参与了监测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少走海外企业的弯路,但受访的企业界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就具备绝对的优势,因为随着海外企业在中国本土的生产线布局逐渐完成,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依然可能获得不同采购主体的青睐。

 

 
标签: PM2.5监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