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频“摆乌龙”,检测机构谁“检测”

   2024-11-23 现代实验室装备网514

  近期,一则节能灯辐射超标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上海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却发现,信源来自一家未获得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该机构不仅用错了检测标准,更擅自对外公布失实数据,造成负面影响。近几年,类似的检测乌龙事件频发,另一方面,检测机构作为评判复杂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利器”越来越受倚重。人们不禁担心,如果连检测机构都不靠谱,还能信谁?

  监管依据“空白”不少

  某外资检测机构负责人指出,乌龙事件频发,背后原因之一是现行监管体系有空白,让别有用心者有隙可乘。就“摆乌龙”的后果而言,如发布相关数据的检测机构根本未获得计量认证,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可责令其停止相关活动,处1000元以下罚款,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最多也只能罚到1万元,这难以对违法机构造成震慑。而对于检测机构擅自对外发布失实数据的行为如何处罚,相关规定还是空白。

  “计量法实施细则颁布至今已有20多年,而本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也已施行12年,相关法律法规客观上存在滞后。”市质监局认证处负责人坦言,目前有关检测机构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从“准入”的角度来限制检测机构,但对于其实际的经营行为约束并不多,许多严重扰乱检验市场秩序的行为,无禁止性的规定或者没有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比如去年发生的肯德基“药鸡门”事件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监管体系的空白点,即检测机构如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是否要上报或向社会公布。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相关文件中虽然要求检测机构发现区域性、普遍性、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产品质量问题信息时,要向质检部门报告,但仅针对各级质检部门设置的检验机构开展的委托检验,并不包含社会中介检测机构。去年11月,市质监局也发布通知,强调食品检验机构对复检确认的相关不合格检验结果,须及时上报,但未提及非食品检测机构是否要上报,也没有明确什么情况下属于“知情不报”,并且如何处罚。

  上海检测机构大多“小而弱”

  据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透露,酝酿3年的《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已列入市政府今年的立法重点调研课题,一些被忽视的监管体系空白将被填补。其中,无论是监管部门授权的检测机构还是社会中介检测机构,都将被追究“瞒报”责任。

  对于检测机构上报将导致“商业机密泄露”或“违反合同精神”的疑虑,沈伟民表示,及时上报检测结果,反而能曝露上游供货商的问题,让监管部门尽快介入调查和监管,从而控制问题食品,不让其流向市场。这样既保护了送检企业和检测机构的信誉,又保障了公众的食品安全。不过,具体检测结果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要上报,以及怎样的“瞒报”构成违规并如何处罚,这其中的监管尺度还需进一步调研。

  上海已成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本市获得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近3年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截至去年底已近700家,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值接近100亿元。面对如此迅猛的产业发展速度,规定再完善,过一段时间也会产生脱节。

  据质监部门透露,一个可供公民、法人查询检验检测机构信用信息的服务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凡是受到刑事处罚或开除处分的检测机构人员、被撤销检测资质的机构都将被录入该平台,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或申请相关资质。据介绍,上海大部分检测机构仍处于“小而弱”的状态,目前三分之一的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20人。来自市质监局2012年的统计显示,本市66.49%的检测机构年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这些占到总数近七成的检测机构一年的业务收入加在一起,只占到全市所有检测机构年业务收入总额的11%。这些机构违规的可能性高,一旦依法严处,可以重新申请相关资质“东山再起”,因此建立检测机构的诚信档案库将是上海未来监管的必然趋势。

 

 
标签: 检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