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放大”多赢格局

   2024-11-22 和讯网495
    “对于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能够率先发挥自己的转化能力优势。如甘露聚糖酶产业化项目,伟嘉集团就投资了2亿元在通州区建立了北京最大的发酵基地。”北京伟嘉集团副总裁李冬青告诉记者,该项目不仅获得国家发改委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还得到中关村(000931,股吧)开放实验室重大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伟嘉集团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自从纳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体系中,饲料所的实验设备和科技队伍就成了“香饽饽”,像伟嘉集团一样找上门希望在技术上给予支持的企业络绎不绝。联合申报项目、技术攻关、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人才培训……饲料所所长齐广海告诉记者,尽管所里的科研人员都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却乐此不疲,因为饲料所成功促成项目产业化后即可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实现院企双赢。

    据了解,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自2006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已先后完成了7批挂牌,目前经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地调研和考评挂牌的开放实验室达134家,“双赢”的故事不断上演……

    让人和机器“动”起来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充分发挥北京地区独有的高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强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重点推动的一项工程。”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总负责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执行会长朱希铎介绍,2006年,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施试行办法》,启动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2011年《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实施办法》正式出台,增加了对多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资金支持,其相关布局和政策很快激活了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端人才以及“沉睡”的精密设备。

    如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拥有国家生物饲料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生物饲料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设备包括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高通量荧光定量PCR仪等高精密仪器。7年来,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整体战略布局中,饲料所与北京大北农(002385,股吧)集团、北京挑战集团、北京九州大地集团等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与北京挑战集团共建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中心;与北京中牧实业股份公司、北京伟嘉饲料集团等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与中关村示范区19家企业共同培养人才25名和共建3个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提供委托测试认证、委托攻关等服务317次;组织大型仪器设备在企业中共享716次,共享大型仪器设备为企业服务976次。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挂牌的134家开放实验室科研人员达13917人,其中两院院士70名、教授级专家1505人、中央“千人计划”人才34人、长江学者3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89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同时激活了北京地区50年积累沉淀下的价值几十亿元的高端科研设备,面向示范区企业开放共享检测和研发设备70299台(套),设备总价值近71.6亿元。

    让政产学研介“联”起来

    “目前,由中电华通通信有限公司无偿援建的北京交通大学4G移动通信与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实验网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中。”中电华通副总经理吴虓告诉记者,该实验网采用华为4G基站设备,可覆盖全校1-5公里范围。建成后北京交通大学的师生们只需携带相关设备,就能在网区范围内享受高速便捷的移动通信服务。试验成功后,相关成果将会应用于轨道交通移动通信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网络验证与测试实验室在4G无线宽带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调度通信、视频预警监控等领域的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该实验室主任刘峰相信依靠实验室先进的技术实力,有望在与中电华通合作的实验网上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实现轨道交通关键部件的相关管理与服务支持。事实上,该项目仅是一个代表,自2012年该实验室正式纳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体系以来,已经成功申请10项立项课题。

    “产学研转化中,缺的是服务、平台和实体。”7年来,朱希铎几乎走遍了中关村所有的开放实验室,组织上千次实验室与企业的对接活动,他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开放平台上,机制与体制的突破正在爆发着“小杠杆撬动大科研”的神力。

    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大家庭”中,各主体都在扮演着不同角色。中关村委员会作为政府层面,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办公室,委托社会组织搭建全职的实体服务平台来承担相关工作,提供政策发布、资金鼓励和方向引导以及过程监督。目前,134家开放实验室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网络通信与软件信息、生物医药与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环保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19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3家。

    7年来,正是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纽带下,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其不同的创新模式和机制体制来探索中间服务的支撑和体系,而企业作为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主体也正在加速转化。

    让专利成果“转”起来

    2009年,中国农科院饲料所联合包括大北农集团在内的饲料产业联盟企业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全高效预混合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这让企业不仅可以共享饲料所先进的酶制剂公益平台,而且有机会参与并开发出多项专利成果,最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北农集团副总裁宋维平介绍说。

    “正是由于产学研的密切协作,企业的广泛参与,上述项目才加快了科技产业化进程,并获得了65项省部级奖项和72项专利。”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罗发洪介绍,该项目有多家企业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使技术在产能中实现级联放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截至2012年年底,134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6912项,其中发明专利4388项;累计获授权专利3979项,其中发明专利2264项;累计参与创制标准3317项,其中国家标准1382项,国际标准282项;累计获得科技奖励2028项,其中国家奖励219项,省部级奖励1263项;共获得各类资质725个,其中挂牌称号240个,行业认证181个,授权许可163个;2012年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284项,项目预期投资规模33392万元,其中科技部项目733项,国家发改委项目27项,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15项。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新制度安排,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政府推动产学研的组织创新以及科技体制的创新,是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链接点,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新生力量。”看着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一步步壮大,朱希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未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将通过更多优秀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破解技术转移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助力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标签: 开放实验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