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七年助企业破解难题

   2024-11-22 千龙网675
    2006年开始,中关村启动了开放实验室工程,该工程通过优秀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破解技术转移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重大产业化项目,加速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

    “如今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平台凝聚各项资源已达到一定规模,成为集科研人才、专业设备、高精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信息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开放创新平台,直接影响和受益企业上万家,牵动了上千亿产业规模的发展。”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总负责人朱希铎这样总结七年来的成绩。

    据了解,自启动以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已先后进行了七批挂牌,目前挂牌实验室达到134家。134家开放实验室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涉及网络通信与软件信息、生物医药与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环保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19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3家。

    统计显示,已经挂牌的134家开放实验室云集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截止到2012年底,实验室人员总数为13917人,其中两院院士70名、教授级专家1505人、副教授、副高级专家2274人,“千人计划”人才34人、长江学者3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89人。

    同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激活了北京地区50年积累沉淀下的价值几十亿元的高端科研设备,面向示范区企业开放共享检测和研发设备70299台(套),设备总价值近71.6亿元,大部分设备属国内外先进水平。

    成立于1991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是集饲料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级研究所,具备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借助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政策推动和支持,极大地推动了该研究所科技资源的整合、开放和共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齐广海介绍说,研究所目前承担的很多重大科技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均为实验室与企业共同承担,实验室发挥技术、人才优势,企业发挥自己的转化能力,使双方优势得到互补。

    饲料所的国家“863”重大科技成果β-甘露聚糖酶发酵生产技术就是通过开放实验室这一平台得到孵化的。北京伟嘉饲料集团看准这一技术未来前景,与饲料所展开深度合作,投资两亿元在通州区建立了北京最大的发酵基地,由研究所指派专家与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同时研究所将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分享,实现双赢。

    目前,该项目不仅获得国家发改委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还得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重大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

    北京伟嘉饲料集团的副总裁李冬青表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搭建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让饲料所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培养技术人才,参与国家项目,从而解决企业难题,帮企业走出一条新路。”

    据悉,截止到2012年底,134家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共6912项,其中发明专利4388项;累计已授权专利3979项,其中发明专利2264项;累计参与创制标准3317项,其中国家标准1382项,国际标准282项;累计获得科技奖励2028项,其中国家奖励219项,省部级奖励1263项;共获得各类资质725个,其中挂牌称号240个,行业认证181个,授权许可163个。2012年全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284项,项目预期投资规模33392万元。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新制度安排,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政府推动产学研的组织创新以及科技体制的创新。”对于开放实验室的前景,朱希铎也充满了信心。他表示,未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将通过更多优秀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共享,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未来三年内,开放实验室平台的作用有望辐射全国。”

 

 
标签: 开放实验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