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围绕学科前沿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实验室承担了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共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0.95亿元,其中国家级科研经费5.85亿元。主持和承担了4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和10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近三分之一实验室承担或参与了新药创制、油气开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获得国家奖5项,省部级奖9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714篇。
二是涌现出大批高水平研究团队和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实验室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思想活跃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实验室固定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563人,占人员总数的35%,其中,评估期内新引进博士161人,占拥有博士学位总人数28.4%;新增“973”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获得者6人,百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1个。
三是进一步拓展了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实验室发起和主办各类学术会议115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会议超过半数,全部实验室都主办了学术会议或做特邀报告;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和客座研究等形式,不断强化了互惠双赢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拓展了交流广度,增加了合作深度。实验室共有客座人员300人,其中国外87人;承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62项,经费3000余万元;设立开放课题118项,经费5600余万元。
四是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实验室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例如,在海洋腐蚀方面,发现了一种吃铁细菌,发表文章70余篇,相关研究报道被《科学时报》、国家基金委、中科院英文版网站等进行专门介绍和报道;在神经学方面,铁转入蛋白参与帕金森病的研究,为开发出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新疗法指明了新方向,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1个月内的浏览率一直位列《自然通讯》所有已发表论文的前50位;在感染性角膜病理论与临床研究方面,多篇文章发表在全球眼科排名最高的专业杂志《眼科学》上,转化医学打破了传统禁区,一次手术成功率达92.7%;在海洋药物方面,拓展了新资源,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1000余种新结构(全球4%),其中7个为热点化合物(全球7%),获得了10余个具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和转移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从本次评估情况来看,实验室整体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较高,部分实验室已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力。下一步应着力提高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产出,进一步加强开放交流合作,瞄准地方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