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在公众眼中无疑是一个陌生的业务,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发展空间巨大。总部位于广州的金域检验是中国最早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独立实验室和进入医学检测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从2005年至2012年,金域检验营业额自7563万元一路攀升到10多亿元,连续六年实现年增长率超50%,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据悉,中国只有0 .7%的医学检验在独立实验室完成,2010年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在整个中国的市场份额则为13亿元。这个市场每年将以40%的增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市场容量将增加至68亿元。在所有独立医学实验室中,排名前四位的金域检验、迪安、艾迪康和达安基因已获得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面对如此可观的高成长,金域检验董事长梁耀铭却认为,“赚快钱做这个行业是做不好的。”
“方兴未艾”的隐形行业
说起第三方医学检测,一些人或许会想到迪安诊断。这家由复星、软银等资本进入后,登陆A股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但殊不知,涉足这一市场中,也不限于迪安诊断一家,包括达安基因在内的多个上市公司目前也涵盖有这一业务。但规模最大的,还是由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校办企业发展而来的广州金域检验。
从2005年到2012年,金域检验营业额自7563万元一路攀升到10多亿元,连续六年实现年增长率超50%,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五年计划不敢做,因为发展太快了,所以我们只做了三年计划,我们预算2015年营收做到30亿。”金域检验董事长梁耀铭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如是说。在梁耀铭看来,做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目标定太快不是好事情,做这行还是应该求“稳”。
正如金域的说法,第三方医学检测确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有数据显示,中国只有0 .7%的医学检验在独立实验室完成,2010年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在整个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3亿元。这个市场每年正在以40%的增速发展,预计至2015年市场容量将增加至68亿元。
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在公众眼中陌生的市场。目前,由于没有官方的统计口径,这个市场中究竟有多少企业,依旧没有准确的答案。而所有独立医学实验室中,为外界所知的恐怕也就排名前四位的金域检验、迪安、艾迪康和达安基因。
饮第三方检验头啖汤
依照国务院14日公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意见》针对健康服务中所需产品供应短板,还特别指出要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
但最初,金域医学检验只是广州医学院的一家负责成果转让、科技开发的校办企业。2004年第三方医学检验第一次作为一个行业被国人所认识。2009年,新医改启动。当“医药不分家”、“看病难、看病贵”僵局难以打破之时,金域检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中小医院、诊所和社区门诊来说,他们诊断设备简陋,通过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有效地规避了医院在实验室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的高额投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对病症的诊断精准度;对于大医院来说,有些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高,投入大,单家医院由于样本量有限,投入巨资、装备齐全的实验室又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则可以集中承接和外包这些项目,节省了投入,还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设立高水准竞争门槛
“大医院的设备已经很完善了,你不管怎么做都肯定做不过大医院。”当时周围的这些声音,梁耀铭至今仍记得。如果要做独立医检服务,要在新医改中有所作为,检验报告必须够权威、通用。为此,梁耀铭决定挑战美国病理学会CA P这一全球实验室最高标准。
据透露,中国通过国际医学实验室最高标准CA P认可的检测项目最多的实验室,也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C A P和ISO 15189双认可的医学实验室。目前,他们在全国有19个连锁中心实验室,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我们最近刚刚引进美国病理协会A SCP体系,用来培养我们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我们的计划是不仅做到实验室国际认可,还要实现人员资质的国际认定,进而为服务出口打基础。”梁耀铭如是说。
南都记者了解,随着样本的不断累积,他们已经在着手建设自己的数据库,远期目标是“卖数据”,准备将这些数据用于新药研发、疾病预防。就在日前,金域已悄然牵手IBM,合作建设基于IBM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在金域看来,牵手IBM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