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信息显示,到2015年,我国质监体系价值超过160亿元的仪器和11万余人将转制为第三方检测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就此转变,将对第三方检测市场以及质监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以下为读者向仪器信息网来信投稿。
检测能力将捉襟见肘
检测能力问题。原来的质检机构属于行政划分,基本上只检测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的样品。改革后,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必然会接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样品。虽然现在理化分析都依赖仪器分析,但是人为误差这种系统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闲人”谁来消化
人员配置问题。看上去改制以后会有几万人充实到检测队伍当中,但是真正能干活的技术人员也就占三分之一左右。现在的质检机构检测人员,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而且各大高校,近几年对于理化分析人员的培养,也日益减少。即便按照检测机构规模化的思路去想。那三分之二的人员如何安置。
价格战迟早开打
市场竞争问题。原来质检机构属于行政划分没有竞争问题,企事业送检样品,也都到指定的机构。按照检测业务市场化的思路,竞争性市场必然会出现价格战,而检测市场的特点是,固定投入很高,运营费用很低,如果产生恶性价格战,后果不堪设想。
与国际水平有差距
执行标准问题。现在检测机构依据的标准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个别的也会依据国际标准。现在国内的理化检测的标准都存在如下问题,较陈旧,有缺失,非强制,不统一。按照检测标准国际化的思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告权威性待考
授权认证问题。第三方检测机构,要走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必然要通过实验室认证/认可。而现在的国家认证/认可委,业务接待能力有限。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权威性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