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污染源及水、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调查工作。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环境监测中,“米”指的就是监测数据。基于无代表性的监测数据得出的结论必定是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与其做出错误的结论,还不如不做。因此,只有做到充分、全面的调查,积累大量的基础数据,才能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排放状况。
要增强监测能力,拓展监测指标。要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就要有足够的监测指标作保障。由于监测设备欠缺或落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涉及的某些指标不具备监测能力。这种情况在基层监测站中普遍存在。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例,这一标准包含109项指标,多数基层监测站只能监测其中一部分指标。可想而知,在如此监测能力下反映出的监测信息,其客观性显然不足。
要注重对监测数据的积累和跟踪。目前的监测工作往往局限于利用当前数据,结论是基于一次性分析得出的,缺乏历史数据的积累和跟踪,属于“一锤子买卖”。这样就不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例如,土壤和底质监测,监测点位若不做GPS定位,所得数据仅能代表某采样点某时间的状况,今后要想再找到这一点位都困难,更不必说跟踪监测变化趋势了。而在监测数据管理方面,以往的监测数据被轻易丢失,无法将现有数据与历史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要说清变化趋势也就无从谈起。
要增强数据的分析能力。基层监测人员受到专业制约,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普遍较弱,无法利用相关软件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联。这是当前多数监测站在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也是制约说得清的瓶颈。因此,监测人员不仅要不断吸收环境监测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一些评价软件的使用。
要创新评价模式。目前,多数监测站的评价模式仍停留在将监测数据与相关标准比对的层面上。以水环境状况评价为例,仅是将水质几项或几十项监测数据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单一比较,从而判断水质类别。此外,现行的评价标准体系相当有限且较为滞后,部分标准已执行了10年以上,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形势下,其局限性已日益显现。
当前的严峻形势已不容监测站满足于只是充当照相机的角色。监测站在拍好照的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将照片反映的信息加以提炼,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要做到3个“说得清”,归根结底是需要监测站提升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