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 图源:百度)
科技手段的进步能够帮助考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出土文物。地下文物在考古发掘前与封闭的埋藏环境形成了相对平衡体系,减缓甚至阻止了文物腐蚀和劣化,使得文物在历经千百年后出土仍保留原有状态。但是,在文物出土后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含氧量丰富的空气致使文物迅速地被氧化。环境湿度变化致使文物表面水分不均衡蒸发而出现快速干裂、变形。各类微生物迅速滋生对文物造成危害。此外,光线也会加速文物的氧化和分解。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有机质类文物中的书籍字画、纺织品、粮食、漆木器、皮革、尸体、骨质文物、象牙制品等,无机质类文物中的彩绘陶器、铁器等以及其他带有彩绘的文物容易发生质地材料颜色加深、变色、退色等损害。典型的案例是秦陵兵马俑出土时全为彩色,出土后即被氧化,表面颜色在数小时内消失退色,变成了黄褐色。某些情况下,病害发展很快,以至于有些文物来不及送入保护实验室就很快氧化劣化,导致一些重要文化信息丢失,给以后的研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考古车式“移动实验室”,图源百度)
为了避免以往的损失再次发生,本次海昏侯墓内棺将整体套箱提取到实验室整理。考古车式"移动实验室"可以在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探测与保护,大大提高中国在考古探测和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能力。浙江大学参与研发的中国首台功能全面的考古"移动实验室"与09年亮相,实验车不仅配备有智能控制、传感器、计算机、传输、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还可以通过现场视频、温度、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而"车载网络系统"则被视为考古移动实验室的信息灵魂。它能够为重要文物出土现场视频信息、环境监测信息、文物分析提取信息等提供实时保存、交换、共享的网络环境。
(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
在考古研究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也是重要的手法之一,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属于无损分析,主要是测定古物中的成分,从而达到各种分析目的,进而推断和判断当时的人类社会文化。X荧光光谱分析可以对固体,甚至液体、气体中元素做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对各材质的绝大多数文物如金属、合金、陶瓷、玻璃、玉石珠宝甚至书画、颜料、油画中的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做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学中主要应用在鉴定古物的年代、真伪、产地、制作工艺等方面。
在考古研究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也是重要的手法之一,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属于无损分析,主要是测定古物中的成分,从而达到各种分析目的,进而推断和判断当时的人类社会文化。X荧光光谱分析可以对固体,甚至液体、气体中元素做快速定性定量的分析,对各材质的绝大多数文物如金属、合金、陶瓷、玻璃、玉石珠宝甚至书画、颜料、油画中的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做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考古学中主要应用在鉴定古物的年代、真伪、产地、制作工艺等方面。
(低氧气体工作站,图片源于中国文物信息网)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保房实验室位于考古现场约一公里外,内设一个20平方米大小、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对出土重要文物进行保护及修复的低氧工作间。这种低氧工作间的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时,低氧工作站可以产生并输出氧含量少于1%,相对湿度可在20%至80%范围内调节的纯净氮气,送至低氧工作室(20平方米),将工作室内的氧浓度和湿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低氧工作站具有抽真空充氮功能,配合专用储藏袋可将已清理完的文物及时进行低氧包装。此外,低氧工作站还具有高压空气充瓶、视频闭路监控、抑菌、净化及增氧等功能。“低氧储藏柜”和“古尸低氧储藏柜”可对清理好的出土文物实现长期低氧储存。上述系统与设备应用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及对出土文物清理、修复、保管工作中,通过对低氧工作室内气体的氧含量、湿度、微量气体和微生物进行综合调控,实现了对发掘现场出土文物的即时保护。如今,海昏侯墓的出土工作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有意义的文物面世,丰富中华灿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