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基因检测市场前路荆棘丛生 高价位成推广障碍

   2024-11-23 证券时报网341
说到基因检测,首先浮现在大众头脑里的是唐筛、肿瘤筛查等医疗应用很高深,而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基因检测早已向商业化转型,很多相关公司推出了集医学参考、趣味性于一身的平民化产品。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解读的发展也已初见端倪,近两年除了实力雄厚的传统生物科技公司之外,还涌现出了很多基因检测创业公司。
  
  高价位成推广障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2C端基因检测其实并不是基因测序,而是基因芯片筛查,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理解为:假设一个城市发生大规模停电,测序是将整个城市的电路全部排查一遍,芯片筛查是只检查重点区域的线路。由于人类DNA由30亿个遗传密码组成,绝大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只需要核查每个人的基因组在重要密码处的变异状态,就可以分析这个人与疾病或其他性状的相关性。

  既然是片段测序,那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受到SNP点位、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案的影响。SNP点位简单来说,就是典型基因,通过监测它们的状态,计算出概率,来分析某种疾病的风险高低。

  针对这种片段测序,国内已经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涉足,例如华大基因、达安基因(002030,股吧)和博奥颐和等,均对酒精监测、女性乳癌监测等方向有产品推出。其中达安基因和博奥颐和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了直营店,但“双十一”大促当天,整个电商平台只卖出去了3000元的基因检测产品,包括达安基因的2000元乳腺癌筛查和博奥颐和的1000元肥胖基因筛查。记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产品月销量都是0,只有少部分产品月销量能达到10以内,市场销售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国内消费者似乎并没有接受基因检测概念。

  从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基因芯片筛查的SNP点位普遍较少,一些单项监测的点位甚至在10个以内,而相对价格却不亲民。例如达安基因的A+动力套餐,只通过9个基因点位来分析孩子的潜能,价格高达3650元。全球最大人类基因组服务商,由谷歌投资的23andMe,可以监测大约100万个SNP点位,对用户进行包括祖源、运动基因等多方向解读,价格仅需要199美元。在国内经济条件相对一般的前提下,高价位是基因检测大众化推广的重要障碍。

  除了价格之外,国内用户并没有普及基因检测概念,更谈不上分辨产品好坏。此时面对国内市场推出复杂产品,普通百姓觉得云里雾里,大部分人都选择观望。如果不是唐筛、肿瘤筛查等有临床价值的基因检测,消费者或很难为其买单。

  创业公司走亲民路线

  面对还未开发的领域,一些创业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身先士卒的勇士。深圳创业公司WeGene在2015年9月拿到A轮数千万元投资,其产品形式与谷歌投资的23andMe有很多相似之处,均致力于消费级基因数据的解读与个性化健康服务。WeGene与Affymetrix和Illumina两家生物技术巨头合作,推出可以提供检测60万个位点的高密度生物芯片,并据此提供了祖源分析、健康风险、运动基因等七个方面解读,累计200多项检测结果,价格仅需要999元。

  “基因检测的利润由检测硬件和手段决定,相差甚大,但国内能做到60万点位监测,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只有我们一家,999元的价格绝对算赔本买卖。目前我们更注重概念的普及和市场的拓展,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1万的用户数是没有问题的。”WeGene首席运营官谢萧告诉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

  除了保证一定的性价比之外,WeGene也通过与机构合作,寻找细分领域市场。例如在家谱研究机构推荐祖源分析功能,在运动设备上推荐运动基因分析功能,更有效地寻找目标人群,扩大企业知名度。目前与WeGene合作的企业包括inWatch、壹心理、新我握力器等。

  另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基因猫在产品运营上十分突出。记者了解到,基因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价格亲民,单人299元,五人的家庭装999元。另外,基因猫抓住用户心理,避开了受众面较窄,投入大的祖源分析,只推出普通人比较关心的肥胖风险、特殊膳食要求、营养需求等18个检测项目的信息。而且,目前国内外的基因检测等待时间都十分漫长,基本在4~8周之间,基因猫抓住这一痛点,只要14天便可出报告。

  在成本控制方面,基因猫采用全程自主研发产品。基因猫首席科学家张勇介绍说,基因猫自主研发的DNA提取试剂盒的成本是同类产品的1/20左右。

  基因数据库是大金库

  其实,国外基因检测相关领域的前期发展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全球最大人类基因组服务商23andMe在爆发之前就整整熬了8年。2007年,23andMe开始面向普通用户提供基因检测服务,而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仅仅完成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当年的23andMe跟目前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面临同样的问题,前路光明但脚下坎坷。

  要让用户为一个完全陌生的技术被接受十分困难,当务之急就是降低价格门槛。在2007年,23andMe检测的价格为999美元;在拿到总计超过6000万美元的B轮和C轮融资之后,其检测价格降低到299美元;拿到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之后,服务价格直接降低到99美元。而这10年间,100万例的检测,只为他们带去了不到2亿美元的收入。但他们手中巨大的基因数据库,成了众多药企虎视眈眈的大金库。

  在2013年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禁止23andMe对用户的健康数据做任何分析,目前国内也存在这样的危险。

  “面对一些遗传疾病的检测结果,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用户会感到很大压力,甚至有极端事件出现,而且基因检测最终也只是参考,人的健康状况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只在培养健康习惯方面有意义。如果国家对健康数据有明确规定,WeGene会随时调整产品。”谢萧说。

  2015年初,FDA认可了23andMe的努力,批准其为布卢姆综合症基因携带者提供检测服务。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可以在其他疾病上使用。

  用户培育需要时间

  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检测结果的态度,是限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别说是普通的消费者,很多医生对基因检测也是一知半解。面对一个全新的市场,前期需要耐心的市场培育。

  23andMe从2011年开始公布上一年度有趣的十大研究成果,以吸引消费者对基因检测的好奇。它还借助PBS等国家电视台科普遗传学知识,并与可汗学院和免费在线教育平台合作,开展全面遗传学教育。2014年,23andMe调查发现91%的美国公民认为遗传信息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由此可见,23andMe的消费者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公开数据显示,23andMe花了三年半的时间,从创始之初到积累10万用户,而后积累到100万用户只用了四年的时间。

  国内的创业公司也借助各种媒介进行知识普及。WeGene采取引进基因技术书籍的方法,还有一些公司采用有针对性的地推。

  从目前的市场规模来看,基因检测仍然属于小众群体,前景难料。未来能否有更多的资本注入,帮企业跑赢时间还未可知,但真正的拓荒者,敢于面对荆棘丛生的前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