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公布了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其中,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主要是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2016年将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增加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等方面的支出。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亿元,预算数为96.89亿元。
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需海量资金支撑
对污染土地、退化土地、损毁土地等的综合治理修复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 No.2》指出,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需海量资金作为支撑。
蓝皮书指出,2014年,我国先行在“长株潭”地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总体上看,我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刚刚起步,发展较慢,还远未形成规模和产业化,与先行国家和地区比总体差距很大。
几个关键的问题仍亟须破解:一是法治建设,二是规划引领,三是技术创新,四是标准规范,五是资金保障。特别是资金问题,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治理与修复自非朝夕之功,需要海量的资金做支撑。
从国外经验看,美国通过立法批准设立了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即“超级基金”。20世纪90年代,美国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约1000亿美元,至今仍有50万幅地块需要治理。显然,解决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所需资金问题,单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健全融资机制,强化污染主体责任,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保障土壤治理与修复工作稳步持续推进。
切实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如何切实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现状,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赵鹏表示,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我们应该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预警平台建设。评估我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等级和程度,评价主要农产品的健康安全风险,构建耕地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预警平台,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其预警提供决策和技术依据;
(二)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减量安全施用技术规程。以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农用化学品减量增效为核心,制定主要农作物农用化学品安全科学施用技术规程。
(三)畜禽废弃物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以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目标,以构建种养平衡、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为理念,开展畜禽废弃物农田施用对土壤环境和作物安全的影响研究,构建畜禽废弃物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
(四)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体系。以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耕地土壤污染分区定级为依据,以农艺措施调控为核心,对土壤改良剂研发、农作物抗(耐)污染品种筛选、超富集植物筛选和引种、种植模式优化等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建立试验点、核心实验区和示范推广区,开展大面积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