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王刚
由创业邦、搜狐联合主办,一汽-大众全新一代迈腾特约赞助的创业邦100未来领袖峰会暨创业邦100年会于12月1-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知名天使投资人王刚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美好的人生是质量的提升而不是数量的增加》的演讲。
邦哥注:王刚是谁?
他曾是阿里巴巴高管;
他是滴滴的创始投资人,投资 70 万,现已翻了1 万倍;
除了滴滴,他个人还孵化和投资超过 70个项目,诸如运满满、典典养车、回家吃饭、赛维洗衣、学乐教育、ofo等,投资横跨等多个领域。这 70 个 CEO 组成了“胜利者同盟”。他的投资理念是不限定行业,只投有领导力的CEO和卓越的经营者。
在 2016 年 1 月创业邦 100 年会上,王刚被授予“创业邦 2015 年度天使投资人”称号。
犀利观点如下:
1.头脑中没有包袱和束缚的人,最有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2.起步不怕“小” ,关键是要“美” 。
3.千万不要被平台型公司所误导,平台型公司的模型是凤毛麟角的;而我们大部分公司都是品牌型、服务型,不属于平台型公司,所以不要盲目扩张。
以下为王刚演讲全文,由创业邦整理,已经本人确认。
观点一:新时代的最大赢家是能够把结构性创新和匠心融为一身的人
最近见了一些业内和业外的牛人,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很极致,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领悟到匠心是能在行业内做到优秀的基础。我觉得如果要想成为未来的大赢家,还需要在匠心的基础上敢于做结构性创新。
有些人擅长埋头做匠心的事情,而有些人擅长做结构性创新的事情。匠心需要耐心和坚持、需要对美有孜孜不倦的渴求,需要有视人为己的同理心。但是做结构性创新需要什么?需要更大的视野和格局、需要胆量和魄力、还要敢于对过去成绩的舍弃和敢付代价的决心。这两个品质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个领域埋头苦干,好不容易熬到了领导者的位置,但我们不敢把原来的优势摒弃掉,不敢挑战原有的优势,所以看到比我们差的人做了结构性创新之后走在了我们前面。
但是也有些人只善于做结构性创新,因为匠心不足,只能去求变,在结构性创新之后夯实不了。这也很麻烦。
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如何在结构创新之后再把匠心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把匠心做到极致之后再有勇气去做结构性创新,这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持续迭代爬升的力量支撑。
平飞.....爬升.......再平飞......再爬升......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愿力和心理准备经过强对流层。
我们既能看到 2000 米下的真切的风景,又有机会飞到 12000 米去看最壮阔的景色。
观点二:美好的人生是质量的提升而不是数量的增加,享受指数级增长
随着滴滴越来越成功,我会面临很多困扰:我可以有参加不完的聚会,见不完的项目和见不完的人。
当我有了资源以后,我是不是可以把我投资的项目的数量放大一倍、两倍、三倍?去年 20 家,今年 40 家?后年 60 家?用数量去做大我的规模?
但是这是个线性增长的模式,最大的瓶颈是我的时间,我很难持续。如果我这么做了就意味着每一家只能得到极少的关注,等待我的一定是项目的大面积死亡,所以我不能做量。
如果你想跟任何人都是朋友,就意味着你没有朋友。也许天下人你都认识,但是你们都是点头之交,因为没时间交心,没时间进行智慧的碰撞,无法升华你们的友情。
当我们想在全球都有自己的家时候,就意味没有一个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会疲于奔命,资产和选择会变成负担。
当我们的人生有选择权的时候,是不是要无限地做加法?是不是我们有钱了,我们就一天能吃 13 顿饭?没有,我们还是吃三顿饭。当然最现实的情况很可能是 3 顿都吃不上。为什么?因为我们更忙了,忙于数量当中。
做数量并不难,因为它不会挑战到我们的魄力和过去的惯性,只不过是压缩了我们的睡眠和吃饭的时间,这本身没什么突破。
我们应该尝试着去消费原来不敢消费的产品,去结交我们原来不敢结交的人,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敲门。去 offer 我们以前 offer 不起的人,去投资我们原来投不起的项目,原来一个项目投 100 万,今天能不能给 100w 美金,能不能给 1000w 美金,能不能有一天一个项目投 200亿 美金,进入终局牌桌?这才是挑战。
敢于跟过去的一些人说“No”,敢于放弃一些小的机会,敢于把一部分的东西舍弃捐给别人,这才是挑战。因为 “舍”比“拿”更难。
这样,我们还是每天吃 3 顿饭,只是每顿饭更有质量了;我们还是每天见 3 个人,只是见的人的段位和品行比以前更高了;我们还是住一套房子,只是更有质感和品味了,这就是指数级增长。宁可把一件事情做透,而不是面面俱到;宁可跟一个人推心置腹,而不是很多的泛泛之交。只要我们逼自己在“质”上进取,不是在“量”上贪婪,我们的人生就在上升当中,否则就是在平面踱步。
观点三:“遇见”美好的人类,越高层次的人智慧越高, 尤其品行更高
2016年,我“遇见”了王兵——这个创建了中国最可信赖的慈善机构的人,拥有至高的情商和对大势永不含糊的判断,擅长和享受做“睡大觉”的股东。跟他交流,既看到了大的趋势和最优秀的公司,又看到了公益如何挽救了很多孩子的健康,让我们所有人离公益越来越近。
前一段时间我再次“遇见"了喜马拉雅资本的创始人李录——巴菲特和芒格的好朋友。这次跟他聊天时发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今天的新生代的企业家在那么短的时间获得那么多的财富,通过新时代的工具掌握巨大的资源,是否来得及形成厚重的社会责任的观念。如果巨大的财富、工具、资源掌握在没有社会责任的人手里面,将来有可能是个灾难,他们思考的都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前两天我还“遇见”了一个说自己永远只活了“26年”的周小姐,实际上当我们见到她时我们的感受是如沐春风,轻松、真诚、友善而谦和。讲的全是最前沿的科技,这些科技在深层次的解决人类的未来可能会面对的危机,我能感受到她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和情怀。她问:“王刚,你今年投了什么好玩的新项目?”我说:“没啥”。其实我是不好意思讲,在那种场合我觉得倾听是最大的尊重。
当然,除了这些“遇见”之外,我最近也聊了一些属于我眼前还投不起的创业者。其中一个就是今日头条的张一鸣,跟他聊天时,我感觉这个人挺厉害的,你能感觉到他的头脑中没有禁忌,没有框框。有些做新闻的人会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而他却说“只要用户喜欢的就能做,不要有假设,不要用你的判断去干扰用户,让用户自己去选择。”
头脑中没有包袱和束缚的人,最有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现场我还怀疑他是否会重视人才,过了不久柳甄加盟今日头条,我就有答案了,既有商业能力,还有组织能力的人会很可怕。
此外,我还去找了李想,发现这是个真诚的带点腼腆的大男孩,作为曾经成功创业过的他,他个人和公司的朴素,让我有点意外。他对产品有极其高的热情,执行的效率之高让人印象深刻。
成功之后,还能带着这种归零的创业心态,去做一个更加挑战的题目,这就很难得。
观点四:一起追求服务这个世界的深度、广度和长度
今天我们是创业者,我们有结构,通过资本、组织的力量服务这个社会。
起步不怕“小” ,关键是要“美” 。
最初也许就是一个咖啡店,只服务两条街道。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在产品和服务上打磨,做深做精做透,超出客户期望,做出行业口碑。后面再考虑如何全国扩张,如何走出国门。
但是有人可能说:“王刚,你胡说八道,滴滴怎么是先做的广度,后做的深度?”
注意!千万不要被平台型公司所误导,平台型公司的模型是凤毛麟角的,基本都是千亿美金起。
因为我们大部分公司都是品牌型、服务型,不属于平台型公司,所以不要盲目扩张。先做小而美,达到美的程度以后,因为客户的口碑和市场的需要,不扩张也难。
今天我们有非常好的大环境,中国大国崛起的脚步已经势不可挡,我们有些公司完全可以顺着“一带一路”出海。在这一点上,我跟王兵的看法一致:我们坚定地看好中国。
阿里已经可以代表国家去全球扩大商业版图,微信已经连接10亿量级的用户,已经把全球的华人联系了起来,所以说也在出海。
滴滴也会出海,我们当初的防御性的投资和布局非常有利于我们的出海,相信不久滴滴就会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在未来全球的市场份额不会低于50%,2~3年后见分晓。
何为深度?工匠的生命周期 30 年,企业家生命周期 100 年,一个帝王的生命周期 300 年,艺术家 1000 年,哲学家和思想家 3000 年,这时会发现一个现象,叫“实者短命,虚者长久”。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临摹的版本都传播到现在了,尽管真迹我们都还没看见。《道德经》它可以写在纸上,绢帛上,也可以刻在石头上、用铁铸起来,怎么展现都可以,你却烧不毁它,它就是个符号,它很虚,但是越虚的越长久,越实的越短命。
作为工匠要想延长自己的周期,靠的不仅仅是作品,靠的是“匠心”这种精神。
一个企业家,要想延长自己的周期,能传承的不仅仅是你的企业百年, 更重要的是你的“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