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的情况考虑,理论研究乃至技术研发,是高校擅长的;从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大企业,是资本和产业擅长的。把技术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应该由新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机构来做。可是,现如今大量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成为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尴尬。研发搞得有声有色,但在与企业、融资机构谈合作的时候,却经常遭遇谈不拢,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的痛点。
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在全国并不少见。科研院所好不容易做出了成果却难以转化为生产力,辛勤付出难以在收入上有所体现,影响积极性;企业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攥着资金却不知道去找谁,或者产品科技含量在低位徘徊,或者耗费人力物力重复搞研发。创新链上有两个阶段,一是取得发现、成果、专利等,二是组合各种要素加工成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前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个阶段比较难,这就形成了创新孤岛。
我国大量科技成果只能养在深“闺”,技术“幼苗”很难长成参天“大树”。科技创新总是你追我赶、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如若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旦新的替代技术出来,就会失去应用的价值,沦为毫无意义的废纸。在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今天,科技成果的“价值窗口期”非常有限,一旦错过将导致大量科技成果价值的贬值甚至消失。那么如何减少专利“在睡梦中死去”的悲剧,调动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有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呢?
是继续循规蹈矩、让大量的专利束之高阁,还是通过改革职务发明权益、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答案当然是后者,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各高校也进行了很多技术转化新路径、新模式的探索。大量被锁在抽屉里的科技成果有望加速转化,精准对接为高校的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技成果转化涉及三方,即成果所有方、成果转化方和成果应用方。当下,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化模式。
在多年的摸索前行中,也并非没有成功的案例。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飙介绍,清华大学在整合全校科技产业的基础上,于2003年设立了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注册资本25亿元,以市场化投融资方式转化大学科技成果。2016年,清华控投销售收入956亿元,资产规模3500亿元。清华控股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清华控股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同时还有相对完整全面的产业布局,在全国运营和管理70个科技园和144家创业孵化器,这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很多并不具有可复制性。
发明专利在逐年增长,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好,这值得点赞,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众多高校发明专利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专利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如何“唤醒”沉睡的专利?高校应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使专利成果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