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教育部批复42所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按实现目标分为这5档》的文章流传开来,多家网站和自媒体竞相转发。
文章称,根据教育部批复的各大高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时间,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当前实力的差距和高校地位。按照各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时间,可以将它们分为五档。
第一档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第五档高校则有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2所。
似乎这是一份官方盖戳的“分级指南”。
23日,教育部研究生司独家回复科技日报,指出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各校建设方案经高校报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教育部等三部委,由高校自行择时公布,无需教育部批复。
截至目前,绝大部分建设高校均已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至于分五档之说,是“文章作者根据各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时间分的档次”。
“双一流”建设高校确实有分类,但并不是分成了“五档”。根据《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高校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为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在具体遴选中又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区分为A、B两类,以督促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
在2017年9月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42所,其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高校为A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这6所高校为B类。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95所高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至于各个高校要如何建设,就要从他们的建设方案中一窥端倪。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盘考虑学校整体目标和建设学科目标,统筹安排部署;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把建设学科摆在建设方案的中心位置,同时也对学校学科整体建设作出长期规划安排。
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在建设方案中提出了自己的“小目标”。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提出要在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要在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则要在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世界顶尖大学̷̷这些表述,也成为上述网文划分高校档次的依据。
教育部研究生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一流”建设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建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着力构建协同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办法,推动“双一流”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