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施一公和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和王坚等6位学术知名人士向国家提出,希望申办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机制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经数年的共同努力,西湖大学应运而生。今年4月16日,他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本届年会开幕式上,施一公应邀作了题为《《从清华的实践到西湖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讲述了自己在清华大学的执教经历和对高等教育的相关思考,并简单回顾了西湖大学的办校历程:“为了创办西湖大学,我们已经在2016年12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西湖区三级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作为西湖大学的筹建依托主体,同时还在2015年成立了西湖教育基金会,为西湖大学的创办筹集善款。”截至5月中旬,西湖大学已经有28位创始捐赠人。
据了解,西湖大学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定位是三点:小而精、高起点、有限学科。根据办学规划,西湖大学建校之初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聚焦科学技术,发挥世界级教授的作用,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五到十年之后,我们希望一大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西湖大学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会在西湖大学诞生。”施一公说,西湖大学前十年内只设理学院、工学院、生命学院三个学院,今后将视情况再发展人文社科等其他学科。
施一公表示,2017年西湖大学云栖校园投入使用,占地66亩,可以容纳2500位科研工作者和1000位左右博士生。云谷校园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一期占地1495亩,首期校园将在2021年底交付使用,可容纳300位教师和5000位学生。
“有了大楼一定要有大师,西湖大学在全球已接到将近4000人的申请,目前已经签约50位教师,已经有30位左右的教师在西湖大学入职,开始独立学术生涯。”据施一公介绍,西湖首批19位博士生已经在去年9月入学,“西湖二期”共有130位博士生将在今年9月入学。
对于西湖大学的使命,施一公动情地说道:“西湖大学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我们带着全社会、国家、政府、全体师生的重托,一定会遵循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我们将聚焦全球最优秀的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世界文明。”
报告结束前,施一公还表达了“西湖人”心中的美好愿景:“我们也希望若干年后,中国能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他们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众多优秀的公立大学一起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