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在京召开

   2018-07-31 中国科技网827
核心提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血管性疾病以其高致死和致残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兼血管医学科主任、北京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血管性疾病以其高致死和致残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兼血管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主任王宏宇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暨十五周年庆典”上指出,早期检测、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极为有益。

王宏宇介绍说,随着对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知人体动脉血管树的整体病情进展是造成各个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威胁生命的核心环节。猝死、心肌梗死、脑梗塞、外周动脉闭塞等心脏和血管性疾病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众多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相关,并导致进行性的血管损伤,最终引发上述心脏和血管事件。

因此,王宏宇建议,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之前,不管是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还是健康体检人群,均应早期检测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与结构异常,及时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措施逆转早期心脏和血管病变,终身维护心脏和血管健康,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极为有益。

“血管医学是我们健康的一部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也表示,过去是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但今天的血管健康包括了健康和管理、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治疗之后的康复,这就是一个全程的、全方位的大健康概念。“目前的重点,一是关口前移,二是重心下移,三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关注健康,从环境、生物工程等方面共同推进健康。”

另外,此次大会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辅助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服务模式。

据知,2017年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高可信强智能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服务模式解决方案”获批,王宏宇教授负责“三级诊疗服务协作及应用平台实践”研究工作。

经过一年科研,王宏宇及其团队突破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诊疗模式,构建国家级医疗装备网络共享中心,建设协同诊疗公共平台,制定诊疗云服务技术应用规范,形成智能化高度协同的三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并将在4省300家医疗机构和1000位医师的范围内开展基于新型诊疗服务模式的示范应用。

王宏宇介绍说,三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是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充分发掘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新模式,缓解社会医疗资源利用的“孤岛”状态,为高可信强智能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服务模式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当前医疗诊断模式树立新典范。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办方,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疾病社区防治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等单位,还将继续联合应用这一方案,进行人工智能辅助心脑血管疾病三级诊疗服务模式探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