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实验室设计建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创造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为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十几年来,我国科学实验室资源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检验、检定类实验室,仅“985”和“211”高校的实验室数量达6300余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约6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约350个,包括174个企业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分布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高等院校等领域,为保证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以及科学研究数据客观真实,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暨南大学教授傅江南对此评价道。
而如今,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实验室的作用愈加凸显。据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测算,未来20年,仅可持续发展技术在实验室推广应用后就可每年降低约150亿元的成本,同时可创造1200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
“根据我国入世时的承诺,目前我国检测市场已经对外开放,整个市场呈现外资、民营和国有三足鼎立局面。”据傅江南介绍,我国实验室资源呈现数量庞大、人数众多、门类齐全、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实验室设计建造行业缺少合理、宏观的规划,缺乏法律法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严重浪费、缺乏投资来源,缺乏活力和经济意识等弊端也逐渐显现。
理念技术材料装备都有差距
“中国早期出现的实验室设计都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设计院完成建筑设计后才让实验室设计单位进入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有点类似于精装设计。”迟海鹏指出,这种理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建筑应服务于功能,而不是让功能适应建筑。
通过多年的经验累积,我国实验室设计逐渐由从属地位慢慢变成了主导。从顶尖的实验室来看,中国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水平已不输任何发达国家,但主流实验室仍然明显落后。
“在调查和研究中,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包括实验室设计建造理念、技术、材料、装备等与时代发展需求尚有差距,实验室设计建造行业标准、规范缺位,核心技术不多,实验室三废排放现象普遍存在等。”傅江南对现阶段我国实验室整体建设的评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目前,细胞实验室在国家层面也是没有规范的,甚至于国家干细胞实验室也只是在上海和深圳有地方标准,并没有国家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基建处副处长徐海燕向记者坦言,中国顶级实验室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但一些专业性实验室的设计建造水平却参差不齐。
尽管目前我国实验室管理规范较为齐全,但实验室设计建造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不多。“美国在2002年就开始提出了Labs 2020挑战,其中提到的很多概念现在在中国也是超前的。”迟海鹏说。
亟须健全设计建造领域标准体系
近年来,装配式实验室和智慧实验室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我国实验室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装配式实验室与普遍意义上的实验室相比,就如同商店里的衣服与裁缝店里的衣服,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建设过程更加快捷,并能降低成本、规避错误。”据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苏元颖介绍,装配式实验室是将原有的现场实施变为工厂预制、现场组装。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国实验室运行质量管理逐步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加大了推行标准规范的制定,计量法、标准化法、商检法、质量法、农安法、认证认可条例、食品安全法等,但设计建造实验室类法律法规却比较鲜见。
据傅江南介绍,目前实验室设计建造主要参考美国与欧洲的标准,实验室设备制造厂商所采用的材料、技术、规范等参差不齐,竞争环境混乱,实验室建设者也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的技术要求,所以建造出来的实验室的水平差别很大。保证实验室使用者健康安全舒适、保证不污染环境、保证实验对象质量、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与节能、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等,亟须国内相关标准规范出台。
迟海鹏也指出,未来应健全实验室设计建造领域标准体系,加速推进的标准规范出台,建立完善覆盖设计、准入、定额、检测方法、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编制与装配式实验室相配套的标准图集、工法、手册、指南等。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统一的部品部件产品标准和认证、标识等体系,制定相关实验室评价通则,健全部品部件设计、生产和施工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