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选取了包括56个大类行业、31个省份的1500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绩效等多个角度构建评估体系,解构中国企业和中国地区目前的创新现状,剖析创新企业案例,并着重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创新环境,及区域化经济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解读分析。
报告显示,2017年上市企业的创新水平实现上升,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绩效提升是创新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不同所有权属的企业数量来看,民营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力量,中央国有企业创新力整体较强,其他权属企业创新力局部较强;
从行业上看,电子通信、专用设备、家用电气、化学制造和医药制造业成为五大主要创新领域;
从上市板块来分析,主板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力作用明显,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在互联网与软件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力强;
总的来看,新经济企业创新以市场拉动为主,资源投入集中在应用层面,基础研究资源投入少,导致互联网应用、智能商用等新经济创新水平高,而新型互联网基础服务、智能生产、新能源业务、生物药品制造等基础服务、生产的新经济原始创新力薄弱,体现为“四强、四弱、一偏低”。
从局部区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化经济活跃,各城市的中小微企业占比大多维持在90%以上。澳门达到99%以上,香港为98%;内地城市中,中山、佛山和江门分别位列前三,占比均高于96%。
从发展特点来看,大湾区中港深外贸规模庞大,香港、东莞、深圳三城进出口规模已超万亿,整个大湾区出口贸易带有明显的制造业特征,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外贸出口倾向。
在企业创新投入方面,香港深耕资本市场,深圳领跑研发投入,2017年深圳研发投入高达841亿元拔得头筹,广州、佛山、东莞投研规模超百亿。大湾区形成了以“港深穗”为核心的创新资本聚集状态。在大湾区内部,则形成以珠江东岸的深圳和广州为代表、以珠江西岸的珠海和佛山为代表的两条创新产业带。
而创新正是企业发展的永恒驱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坐拥有利的区位优势,凭借优质的社会资源,长期以来都成为了制度、经济、产业和技术的创新策源地与改革试验田。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大湾区已经从依靠廉价生产要素的出口代工加工地,演变为具有开放型新经济的门户枢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人均GDP达1.7万美元即标志着区域发展将进入创新驱动阶段。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的有六座城市,标志着大湾区的主要经济体都已进入创新驱动阶段。
在当下,汇丰正积极运用区块链等领先技术推动金融变革,不断完善服务向“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