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负责人为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楠林教授,并联合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三家单位的优秀科学家,共同形成了在高温超导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国际领跑水平的研究团队。物理学院国际量子材料中心王恩哥院士、江颖教授、王健教授为核心成员。
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对凝聚态物理学科前沿发展有着重大推动作用,同时又有着广泛和重要应用前景,对其的研究促进了物理学与材料、化学、能源和信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近年来,我国在超导研究领域经过不断深入探索和长期研究积累,在提升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探索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揭示铁基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及其高温超导机理等方面获得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意义的研究成果,引领了铁基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发展,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在其它新型超导材料和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基础科学中心以探索新型高温超导体、提升超导转变温度和揭示高温超导机理为核心研究内容,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对保持我国在高温超导领域领先优势、提升凝聚态物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项目在基金委及各家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家咨询委员会遴选推荐、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现场考察、委务会议审批等重要环节,最终获批立项,是北京大学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这不仅是对北京大学物理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充分肯定,也为北大未来引领高温超导前沿研究领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2016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设立以来,全国共有11个项目获得资助立项。2018年,4个项目获批,其中,北京大学除作为“高温超导材料与机理研究”项目的依托单位外,还作为联合承担单位参与了其它两个项目,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彭练矛教授和物理学院胡永云老师分别为项目骨干成员。
延伸阅读:
基金委从2016年开始试点资助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为实施原则,资助周期采取“5+5”模式,即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再支持5年。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设立以来,全国共有11个项目获得资助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