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七院科研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从中山七院了解到,科研中心整合了基础医学相关的各种关键仪器设备,能覆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转化医学的各项实验,为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提供技术保障,接下来将落地3个诺奖实验室。
服务临床 形成医疗产业创新高地
目前,中山七院正在建设六大科研平台与一个大数据中心,按照中山大学建设“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整体部署,力求通过科研引领临床跨越式发展,实现变道超车。
了解到,中山七院科研中心实验室已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自动高通量细胞分离机、动物活体荧光红外成像系统、流式细胞仪等多种高精尖的实验设备,可以满足前沿医学研究的需要。
启动仪式上,何裕隆院长表示,“科研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医院科研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意味着医院向世界一流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科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研究解决临床问题,引领临床走在学术前沿。”
副院长潘逸航介绍了科研中心的发展规划,“我们正在和国际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今年就已经和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国际合作及诺奖实验室的建立,将吸引全球顶尖研究员加入科研中心,通过实验室的建设打造科研高地。”
中山七院实行临床与科研相对独立的开放式管理体系,使临床和科研人员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通过科研引领临床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推动科研成果向下游产业转化,从而使科研、临床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医疗产业创新高地。
各类基金申请也是科研与国际交流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从2017年8月起,中山七院已举行近20次各类基金申报启动与学习交流会。
中山七院2018年共获得科研基金立项36项。其中自然基金立项10项,获批直接经费总额429万元,位居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前列;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立项11项;深圳市卫生系统科研项目立项7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管理项目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3项;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项。截至2018年8月初,中山七院累计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19篇。
与诺奖得主同行带来学术界最前沿知识
科研中心积极引进诺贝尔奖得主来中山七院建立实验室,通过诺贝尔奖实验室的建设打造科研高地,进而为中山七院建立世界一流科研学术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创造力。
其中,爱德蒙·费舍尔转化医学研究诺奖实验室已揭牌运营。托马斯·林达尔DNA修复精准治疗诺奖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中,初定于2019年3月举行揭牌仪式。
科研中心已与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里奥·卡佩奇积极沟通合作事宜,并聘请了卡佩奇为中山七院荣誉教授,以他命名的诺奖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过程中。
在基础科研学术交流方面,迄今已有多位海内外学者赴中山七院进行60余次学术交流。共举办7次高级别学术交流———“大师讲堂”,吸引了包括美国癌症协会副主席OtisBrawley、美国科学院院士Mekalanos教授、“克隆之父”伊恩·维尔穆特爵士SirIanWilmut、加拿大科学院院士PeterH.Backx等在内的“大师级”专家、学者前来交流。
重视科研团队建设 搭建学科研究平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建设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教学医院为目标,非常重视科研建设。一期工程已规划建设1300㎡的实验中心,2020年落成的二期工程更将建设10万㎡科研大楼;正式运营后,科研经费投入将大于全院GDP的4%,专职科研人员将达到总员工数比例的10%-25%。
科研中心积极采取全球招聘的政策,建立“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的人才梯队。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科研与国际交流中心正在积极搭建面向医院及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建设多学科、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服务于中山七院科研团队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的生物样本库、公共实验技术中心(包括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基因组学技术平台、蛋白组学技术平台、代谢组学技术平台、病理与图像技术平台)、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中心和动物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