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公布了第二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共推出13家医院,分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梅州市人民医院和茂名市人民医院。
在未来三年内,每家医院将获得3亿元的资金支持。
据悉,从去年6月开始,广东省启动了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计划推出22家重点建设医院。首批推出9家,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5家医院,作为“登峰单位”。此外,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被选为“登峰培育单位”。
每家医院获3亿元资金支持
根据“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建设医院将在五大方面发力,分别是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目标是争取到2022年建成1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和若干个专科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新增2—3名院士、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全国百强医院达15家以上;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建设医院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广东省下拨的建设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拨付至项目医院,由重点建设医院自主预算管理及使用,重点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原则上不得用于基建。
3亿元该怎么花?
据本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介绍,接下来,深圳市三院将全力建设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5年周期建成具有引领、辐射、支撑、覆盖全国的结核病疑难危重症诊治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将重拳出击三大领域,打造3个一流医学学科:结核病学科、新发突发传染病学科、器官移植学科。力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结核病学排名第一,新发突发传染病进入前十,器官移植进入国内同行第一方阵。”刘磊表示。
在人才建设上,医院将争取引进或培养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杰出人才等。
而在科研建设上,医院也将聚焦结核病、感染病、器官移植三大学科创新转化研究,力争在新药、诊断试剂研制、异种异体器官移植、相关专家共识、指南的制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建设三个国际化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显著提升医院优势领域的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则表示,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后,医院计划到2022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及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综合实力进入华南区前20,全国前100。
此外,作为首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相关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广东3年投500亿加强基层医疗
广东医改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一直领先。尤其是近年来,多项“广东经验”都备受各地关注。
2018年两会期间,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公开表示,在2016年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的基础上,2017年广东再统筹安排各级财政500亿元,分三年实施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的有效形式。段宇飞表示,2017年,广东建成了349个医联体,按照国家要求,所有三级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同时,广东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选取了15个县(市、区),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医联体建设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经验。
尽管“强基层、补短板”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段宇飞坦言,目前广东在大平台、大项目、大专家、大团队等高水平医院的要素中还存在明显短板,有很多急危重症、疑难杂症患者的治疗需要高水平医院来承担。因此,广东将实行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登峰计划”,即在原来高水平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瞄准国际一流水平,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全省若干家高水平医院进入全国一流乃至世界领先行列。
广东省卫健委巡视员刘冠贤曾表示,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推动若干家高水平医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医院,有效解决广东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实现全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