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1日,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Two HEPN domains dictate CRISPR RNA maturation and target cleavage in Cas13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进一步改造Cas13d蛋白作为核酸编辑及检测工具,提供了扎实的结构基础和理论依据;
2018年11月13日,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团队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Cas13b-guided CRISPR RNA maturation and recognition”,该成果对认识与理解细菌抵抗RNA病毒入侵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为改造CRISPR-Cas13b系统其在RNA识别与编辑、核酸检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结构生物学基础;
2018年7月1日,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等团队在Struc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ATP-Bound Human ABCF1 Demonstrates a Unique Conformation of ABC Prote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一个结合ATP的野生型人源ABCF 1的晶体结构(2.3-Å分辨率)。比较研究表明,该结构为预激活中间构象。这种构象是通过ATP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来稳定的。同时该研究也表明,这种构象是激活ABCF 1的一个重要步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扩展了我们对ABC蛋白激活的理解。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引起肺炎的不典型致病菌,其引起的重症肺炎俗称“空调肺”。该菌能通过IV型分泌系统Dot/Icm分泌300多个效应蛋白到宿主细胞中,调控干扰宿主各种信号通路以辅助其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对这些效应蛋白的功能解析不仅有助于阐明了嗜肺军团菌侵染宿主的分子机理,同时也能揭示新的细胞信号传导方式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模式【2】。众所周知,泛素化修饰几乎调控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所有方面3。在与宿主的长期博弈过程中,病原菌进化出了多种方式来干预宿主的泛素修饰系统,从而达到增强侵染效率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目的。2016年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课题组在《Nature》杂志上首次报道了SidE家族效应蛋白独立于经典的E1和E2酶的泛素化修饰的重大发现【4】,引发了广泛关注【5-7】,该发现入选为当年度细胞信号传递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8】。后续研究发现嗜肺军团菌中的另一个效应蛋白SidJ可调控SdeA等SidE家族成员【9】,但其生化机制尚未清楚。
针对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进行了联合攻关。首先,通过质谱(LC-MS/MS)分析,发现SidJ诱导失活的SdeA发生129.01道尔顿的分子量漂移。进一步研究发现,SidJ能对SdeA进行谷氨酸化修饰,且 SdeA 被修饰的位点是位于其mART结构域中860位的谷氨酸残基上,该位点是SdeAmART结构域催化的活性位点之一,主要负责水解NAD+,为泛素激活提供能量。更为有趣的是,研究者通过对SidJ序列分析,发现SidJ的C端具有一个结合CaM的保守IQ 结构域,CaM与SidJ结合形成稳定复合物,进而激活其酶活性(图1)。
图1 SidJ通过C端I841Q842 motif与CaM结合从而谷氨酸化SdeA
随后研究人员解析了SidJ-CaM二元复合物以及SidJ-CaM结合AMP的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图2),惊奇地发现SidJ的结构与在已知的真核生物中行使谷氨酸化修饰功能的tyrosine ligase-like(TTLL)家族酶完全不同【10】。结构解析显示CaM能够通过N-lobe和C-lobe与SidJ存在广泛的结合。
SidJ-CaM(PDB:6K4K)以及SidJ-CaM-AMP(PDB:6K4R)的晶体结构及不同的ATP类似小分子对其激活的能力
另外,SidJ-CaM 复合体结合一个AMP残基,揭示SidJ是在a位磷酸切割ATP,从而通过酰化单磷酸腺苷化激活被修饰位点的谷氨酸残基,异于常见的磷酸化激活。因此,g 位不能水解的类ATP分子仍能支持其活性。同时,在没有SdeA的反应体系里,SidJ能发生AMP自修饰(self-AMPylation),进一步说明该反应由两步特异的修饰完成(图2)。在没有受体基团的条件下,SidJ将源于ATP的AMP用于自修饰。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SidJ结合宿主CaM催化SdeA的谷氨酸化修饰,进而导致SdeA失活的分子机制(图3)。
图3 SidJ-CaM通过形成酰化单磷酸腺苷反应中间物催化谷氨酸化的反应模型。
谷氨酸化修饰此前多见于真核细胞微管蛋白(Tubulin)的修饰,并调控多种重要细胞功能,但是其催化机理如底物识别等机制并不是非常清楚【10,11】。SidJ作为一个CaM依赖的谷氨酸化酶为进一步探讨这一家族酶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窗口。该工作是由美国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课题组和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罗招庆教授和欧阳松应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干宁海、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甄向凯博士、普渡大学刘尧、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一年级硕士生许小龙为共同第一作者。
据悉,《Nature》同期还以背靠背的方式刊登了德国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y)Ivan Dikic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Inhibition of SidE ubiquitin ligases throughSidJ/Calmodulin catalyzed glutamylation”【12】。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也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