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科研与科研育人之我见

   2019-07-30 980
核心提示:前不久,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构建良好科研生态,
        前不久,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构建良好科研生态,《意见》还特别提出,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实际上,该《意见》中的部分条款,很多本应该是学术研究者、科学家共同体自觉遵守的一般准则,比如学术民主、底线问题、“圈子”文化等,本应是学术研究者自律的“潜规则”,却被中央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出台文件来进行规范,岂不怪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情呢,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的自律精神“萎靡”或自律性太差,风气变得很坏,且没有自我改良或提升的相应机制,因此导致学风问题、底线问题、学术圈子泛滥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屡教不改”,对待出现此类问题的个人或团体甚至是单位,没有明确可依的“法条”,或者说相应惩罚机制、条款和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得到干脆彻底地执行。恶果就是这样的情况折射到整个社会当中,对小孩子、青年学生、社会公众产生的文化传播与心理影响十分恶劣,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大家对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科技创新等产生了恶劣看法,对学术生态、科研环境等会产生长远而不利的影响。

鉴于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要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本质。科学活动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关系,主要体现于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上,科学认知是建立主体是人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推理和判断,正如马克思说的,“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科研活动过程也是如此,即通过实践主体的人使得研究对象以认知过程和实践过程的“自然呈现”。

对高校来说,立德树人是根本,而这个根本落在哪里,就要落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单纯强调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全面的,因为学校里面的师生、教与学都是对应的矛盾存在,因此过于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是不符合辩证法原理的。学校既要培养青年学生,也好培养青年教师,建好学术梯队,促进学生成长,关注教师培养,这也是面向未来的工作,

关于“青椒”搞科研的问题,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很多青年教师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把相当多的压力用于科研和发表论文,无暇顾及教学,普遍认为科研、发表论文与教学和育人似乎完全脱节,基本不相关,笔者以为这里存在着认识的误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不但不应该脱节,反而紧密相关,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采用tenure制度,基本是要求新入职教师以科研为主要导向的工作制度,因此,引导新教师去给本科生上专业课和基础课,显然时间上不允许,精力也不足够,何况还有生活上的压力,这些都是客观上的原因;主观方面,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无论从授课经验、技巧,还是知识结构、体系等方面,显然无法胜任一门基础课程甚至是主干课程的讲授,为学生提供知识创新的导向性指引效果也不容易实现,很难说将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勾起来”,激发他们进入学术殿堂的冲动。由于科学本身的纵深发展,使得科学在不断突破自身的边界,自身的内在精细和深化同样不断进行,这样导致科学知识的扩张与综合、专精与细化集于一身,使得专业知识架构、课程设置无比复杂,因此不同的专业、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复杂的教学过程也不是一位刚刚入门的青年教师能够完全独立承担。

此外,在招聘和引进新的教师时,学校还设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求应聘者要讲课,从表达顺畅的角度来讲是应该有这样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入职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从讲课的角度来讲,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教授,他介绍说,作为面试委员会的评审委员,他经历过很多面试场合,也招聘过很多应聘的青年教师,据他观察大多数评审委员其实对于这个讲课环节极其不感冒,认为这个环节既浪费大家的时间,也无足轻重,因为讲课不是引进他的必须条件,根本要素就是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潜力,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上课的好与坏。这当然是一个个案,但也反映出目前招聘和引人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

因此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基本定位就是科研型教师,再加一个身份就是辅助教学型教师,这是符合自身定位、身份和价值的。

在矛盾的另一端,就是青年学生。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科研育人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将科教相融合,使人才培养紧跟国家创新发展主题,发展出的更具时代意义的新型育人理念与育人模式。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实施科研育人,已然成为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科学研究与培养学生是紧密结合的,不可须臾分离的。从价值尺度上来衡量,之所以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是因为在学校里,人的价值高于其他价值,因此学校里一切都要围绕提升人的价值来开展活动。科研育人正是基于此,突破了以往教学和科研分离的范畴,对知识传授、知识创造进行有机融合,使得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实实现了良性循环。

老师通过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的示范引导,给学生树立科学研究、追求真理的榜样。从“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角度来说,是师生共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态度,在思想倾向上,保持研究和追寻真理的严谨性与客观性,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从科学价值论的视角来说,科学研究要突出强调研究客体对主体的客观呈现和意义开放,从而在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稳定的信息流通渠道以达成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理解,(周福盛等:从“真理至上”到“尊重生命”:科学教育的本质回归)从而架构而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即结论,实现从事实具象到理论抽象。

而科研活动的结果,就是以科研成果的形式展现给学术界同行,除了推动科研活动的过程以外,同时以新的手段把科研收获与学生分享,以自身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引导学生开启新的前沿领域。

刘道玉教授认为,21世纪的新人除了思想道德素质外,还应具备五种能力,这就是:1.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能根据未来社会和产业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和知识结构;2.获取、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3.开拓和创新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如同孪生姐妹,前者指“敢入未开化之疆域”,后者指“发现未言明之新物”;4.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5.具有系统的管理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的关系,既敢于竞争,又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这五种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是实现不了的,因此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参与知识创新等,对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大学不是简单的传授已有知识,更重的是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探知世界真理的方法。通过引导和启发式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很多在大学时代就亲身从事科研,如伽利略17岁上大学,就发现了摆振动的等时性规律;数学家高斯在大学一年级就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进行正17边形作图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的难题;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在读大学时就写出《相互独立的粒子的统计理论》论文。

应该说,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影响学生未来的学术视野和职业发展。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深入探索解决科研与教学、科研与育人,在方式方法、价值导向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会更进一步促进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