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讯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0-9187、0731-84444840

哈工大(深圳)实验室建设:创出“一室两区”运营模式

   2019-12-25 科技日报1118
核心提示:哈工大(深圳)现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4个市级科研平台,并正在积极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
 

12月的哈工大(深圳)校园绿草如茵、气候宜人。走进校园核心地带,一座8层高的实训楼引人瞩目,其中逾100间实验室不仅拥有目前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而且它们真正的使用者就是该校2600多名本科生。

往校园深处走去,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工业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工程实验等实验室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绿树掩映的校园中。

实验室建设多层级、高档次、有成效

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办学仅18年,深圳校区就实现了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哈工大(深圳)现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4个市级科研平台,并正在积极组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群中既有魏奉思院士牵头筹建的深圳“空天双眼”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又有以刘永坦院士为核心筹建的“空间信息网络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以方滨兴院士为核心筹建的“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欧进萍院士为核心筹建的“城市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还有5个以“一室两区”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哈工大(深圳)还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鹏城实验室的唯一依托单位。哈工大(深圳)正承担着建设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大科学装置的重任,该装置是深圳市首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哈工大(深圳)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投入了大量资金高标准建设本科生实验室,本科生实验课开出率达100%。在这样的培养方针下,动手能力强,创新实践能力强已成为哈工大(深圳)毕业生的显著特点。

“一室两区”创新模式

“一室两区”模式是哈工大(深圳)依托校本部,在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哈工大(深圳)副校长姚英学告诉记者,“一室两区”是指同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体、同一重点实验室主任、同一学术委员会指导,南北两校区异地建设、分别运行,同时保持动态一致性。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一室两区”模式运营的范例之一。该实验室深圳团队与深圳水务集团联手在深圳市盐田区率先建成了国内首个饮用水直饮城区。多年来,深圳团队共开展百余项课题研究,在水资源领域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深圳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团队负责人、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董文艺表示,该模式既服务国家级实验室的国家战略,又兼顾服务地方特色,更重要的是覆盖面更广,充分发挥南北两个实验室团队优势,利于实验室成果快速、有针对性地转化应用。

 

哈工大(深圳)在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中还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形成多方合作共赢协同创新模式。其中,特殊环境材料科学及应用研究大科学装置将构建覆盖热、力、电磁、辐射、高压、腐蚀以及多场耦合的各类特殊使用环境与材料、器件作用的研究平台。建设运行后,不但能产生原始性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还将溢出大量产业应用技术,为深圳市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哈工大(深圳)实验室建设不仅具有人才、设备、经费和机制等方面优势,具备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的综合优势和能力,同时也成为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姚英学表示,哈工大(深圳)将依托校本部深厚的学术积淀、深圳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产业战略布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科技支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