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代君说
时间在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走的尤其快,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半天当成一天用”成为常态。按照计划,这里承担的科技部重点计划即将进入节点性的“样机海试”阶段,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让科学家们不得不短暂休整。严阵以待中,“春节后上海交大首个复工的实验室”证明了他们的紧迫感。
当下,对代表着国内基础研究最高水平的数百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来说,“争分夺秒,快马加鞭”准确地概括出这一群体的工作状态。他们“第一时间”复产,“夜以继日”攻关,誓要“把丢掉的时间抢回来”。
水或是疫情传播途径?
国家重点实验室屡屡传出新发现
作为一种新发现的RNA病毒,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有现象表明经水传播也可能是疫情传播的途径”,厦门大学近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这一新发现揭示出另一种可能,也为给疫情防控提出了新挑战。
微型生物生态学团队已启动新冠病毒在水环境中的生态学研究、多样性监测与传播属性,为规范医疗污水应急处理、群众生活用水防护和水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疫情之下的蛰伏,沉心静气,积聚力量,只为暗香绽放。
“针对医护人员长期带口罩而产生的疼痛、麻木、压红、破损等问题,我们使用改性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抗菌材料复合的超薄海绵作为防护夹层,实现集抗细菌感染、快速愈合和平衡修复为一体的创面修复。”作为我国轻工造纸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小英教授团队的新突破。
“这几天,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培养出一些优质的磁性拓扑材料单晶,还获得了一个单分子驻极体存在的关键证据。”疫情期间,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凤麒教授团队,在拓扑量子器件和单团簇器件制备与测量上取得突破,这让他们看到了未来制备单原子存储器的希望。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凤麒教授(右)与同事张敏昊在做试验。
好消息纷至沓来,好消息振奋人心
“过去这两个月,通过与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张蜡宝教授、吴培亨院士团队以及中山大学蔡鑫伦教授的合作,我们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基于芯片的量子通信接收端的研发与测试,这对于推动未来的实用量子通信是重要一步。”马小松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疫情期间,他们在研的国家重点计划“人工微结构中的量子、类量子效应及功能集成光子芯片”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科技支撑,做到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这是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在疫情期间的核心理念,他们在检测试剂盒和诊断传感器研发、分子诊断设计、抗病毒药物筛选等方面开展应急攻关。
“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九个字,正是疫情之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屡屡取得突破的关键。
生活按下“暂停键”,科研不按“暂停键”
国家任务永远放在第一位
“我们宁让人等样品,也不能让样品等人。”
3月21日是周末,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技术中心副主任刘静依然来到实验室,“这一批200多块微体化石来自渤海石油研究院,有孢粉、有孔虫、放射虫和介形等,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用各种化学方法把它们从岩石中处理出来。”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人员正在进行微化石的预处理,这些“菜筐”里都是化石。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在进行碳同位素测试,数据用于古环境以及古温度恢复等,并为众多重大科研成果提供高精度数据。
生活按下“暂停键”,但科研不能按“暂停键”,自我加压,自觉加班成为坚守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的选择。
组培苗不能正常继代了、实验处理要中断了、取样需要延迟了……让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担心的是,即使实验数据可以延后收集处理,但是1500平方米实验室中上万株科研用苗谁来管?
▲在东北林业大学,因为疫情学生无法返校,原本由100多名研究生承担的科研苗木日常养护任务就落在了不到10名在哈尔滨教师身上。
关键时刻,刘关君、程玉祥、曲冠证等资深专家放下电脑,拿起水管;陈肃、李伟、李爽等年轻教师放下论文,拿起铲刀……在国家任务面前,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门卫工人也变身护工,无怨付出,全天守护。
与此同时,以1176m的跨径超越沪通长江大桥成为公铁两用斜拉桥的“世界第一跨”,常泰长江大桥却给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泥基材料裂缝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徐文和同事们出了个大难题:江底地质条件复杂,主墩位于64米深的水下,建设国内外体量尺寸最大的钢沉井,首次采用台阶式沉井……
解决前所未有的难题,必须有创造性的方案和豁出去的干劲,而徐文和同事们做到了。
▲上海交大防疫科研两手抓,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条不紊复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如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那句“硬话”,“解决困难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强项。”
赶在复工之前,该实验室就采购到了消毒液、体温计、酒精、口罩、紫外线灯等防护物资,这里设立了人员身体情况动态监测机制,对每位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行动轨迹进行排摸,严格筛查人员行程与身体状况,是为了保障每个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是“绿色”的。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表示:“东林师生要有看齐意识,贯彻中央部署是必选项。”。一边是防疫阻击战,一边是苗木保卫战。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实验室的教授、专家、教师们全副武装,一次次顶风冒雪,给“嗷嗷待哺”的实验苗“送餐”。
把丢掉的时间抢回来
科研计划要如期完成
疫情防控期,病毒吞噬了宝贵的时间;复工复产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投入到紧张战斗中,要“把丢掉的时间抢回来。”
被誉为“水下机器人”摇篮的上海交大水下工程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可下探11000米深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将于今年完成海上试验并投入应用。与其同属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深水试验池、拖曳水池等实验室都已恢复正常,30余位科研人每天在实验室里奋战。
“依靠这些不起眼的小化石,我们或许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的大宝藏。”正因为明白这些化石的价值,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刘静和同事们开启“五+二”模式,动力十足地探寻化石内部的秘密。
依托南瑞集团建设的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奔波正在天津北辰大张庄镇和江苏扬中新坝镇,实施国家重点计划《面向新型城镇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样板工程。
▲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开展科研。
“我们承担项目今年将迎来决战决胜之年。”该实验室项目核心成员杜炜告诉记者,他们攻克了相变蓄热、交直流变换等关键技术,解决北方地区富余清洁能源消纳、混合储能、发电余热集中供暖等民生问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2%-14%,仅天津样板工程每年就可产生效益3000多万元。
已经复工的实验室加班加点,抢时间,赶进度;还未复工的实验室也已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即使无法前往实验室现场,并不妨碍科研和教学有条不紊的推进,所有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科研计划要如期完成。
今年实验室将有什么重点发展方向?对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映伟教授来说,这个问题早已想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计划。”
针对造纸行业水污染的重大问题,陈克复院士团队研发突破的关键技术已助力造纸行业摘掉了排污大户的帽子,目前计划进一步开展生物技术在造纸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此外,实验室将致力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高性能纤维素材料和纸基功能材料,并将其应用拓展到人防工程,电池,以及高铁、飞机等国家需求的重点领域……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者们早已厉兵秣马,撸起了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关键时候顶上去,这支队伍好样的!
王延斌
又一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支善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在全民抗疫,亟需精神鼓励的时刻,他们取得了一个个突破,拿出了一项项成果;在全民居家,生活暂停的时刻,他们科研不息,奋斗不止,将“国家任务放在第一位”视为圭臬;当复工复产摆到台前时,他们厉兵秣马,快马加鞭,要抢回失去的时间,要推着科研计划如期完成。
非常时期,角色需要取舍。平日里,他们是父母,是儿女,但此时此刻,他们更将自己视为战士,“关键时候顶上去”成为他们的使命和担当。
战胜大灾大疫需要遵循正确的战略和掌握有利的武器,科学是战略,技术是武器。党中央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主攻方向,夜以继日的研发攻关。
在此过程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科学家们的努力,为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注入了满满的底气和信心。
走近这群科学家,他们在科研攻关中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坚韧刚强,淳朴谦逊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解决困难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强项。”一句句的“硬话”更透露出这支队伍的精神“硬核”。这种精神,是拿出有重量,有影响成果的前提。
降服病毒,还需科学家们通过攻关拿出更多“硬核”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需要科学家们拿出更多“国之重技”,而他们已经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