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过程中,原有的9个气膜仓不受影响,依然24小时正常运行,近百位技术人员三班倒工作,日均可检测3万人份核酸样本。
这座实验室被命名为“火眼”,取自成语火眼金睛,寓意用顶尖技术识别病毒。昨天下午记者在场地内见到,16高3.5米、占地70多平方米拱形气膜仓已经搭建了起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16个仓按照核酸检测实验步骤,分别承担样本接收、样本制备、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等功能。
实验室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设计,通过新风系统和高效过滤系统的创新性设计,对每个功能区的进出风进行过滤管理,室内的技术人员身着严密防护服,室外的人员却不必如此。现场负责人刘心介绍,相比于传统实验室,气膜式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效率很高,一个气膜充实只需50分钟,且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疫情最新进展进行升级。
透过气膜舱仓玻璃窗,记者看到,7台核酸提取自动化设备正在平稳运行,机械臂模拟医护人员提取核酸的操作,自动将托盘上试管分批次进行提取。据介绍,这种是最新的国产化设备,单台设备一次操作可提取96个样本,相比人工大大提升了效率。
“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疫情防控期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武汉疫情防控期间,“火眼”实验室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只不过那时的“火眼”实验室是按照传统的建筑工艺搭建而成。之后,哈尔滨建成了气膜式“火眼”实验室,助力了当地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