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人类的血液及其产品是重要的医疗资源,充足安全的血液和血液产品的供应以及安全有效的输血服务是国家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挽救生命,但,输血也是一把双刃剑,血液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对输血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血液中除已知病原体,例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20多种外,还有再发病原体,如: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巴贝西原虫等,以及可能的新发病原体,如:寨卡病毒等。输血传播病原体以及其导致的疾病一直是血液(输血)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南宁中心血站输血传播疾病联合实验室”,旨在利用广西本地少数民族聚集、稀有血型标本集中的优势,在涉及的输血传播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血液筛查技术储备、临床用血病原体灭活、“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的学术交流、援助等方面逐步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刘嘉馨表示:“联合实验室,主要是从血液安全也就是输血传播疾病开展研究,充分利用南宁和国际东盟板块结合的非常近的地理优势。在大湄公河领域,在输血行业体系里面,在传播疾病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叫‘蚊媒传播’,通过蚊子来进行病毒的传播,可能会导致包括寨卡、登革热等病毒的感染,感染以后可能会通过血液也传给受血的人。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两件事,第一个帮助东盟国家,包括我们大陆大湄公河领域的这些国家,提高他们的血安全的水平之外,对我们国家自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血安全的保障。”
联合实验室同时为也广西的血液筛查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为输血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南宁中心血站科研水平更快更好的发展。
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主任 莫秋红介绍:“通过病原体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可掌握该病毒在我们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是否在血液筛查过程中会增加该病原体的检测项目提供理论支持。目前我国血液病原体筛查中也只有4个检测项目,但是只有掌握了我们本地的一个流行情况,才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指导,因为如果是没有流行的话,增加筛查某病原体的意义就不大。”
此外,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南宁中心血站承办的“老挝献血人群新发再发病原体筛查体系的建立及应用”2020年线上培训也同时开展。
本次线上培训是中国科技部常规援外项目“老挝献血人群新发再发病原体筛查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策略,提高老挝血液筛查技术及血液安全保障,促进两国战略合作,发挥我国引领作用,最终促进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采供血安全。
培训会上,医科院输血研究所、南宁中心血站、广州血液中心、深圳血液中心、江苏省血液中心、重庆血液中心及老挝国家血液中心的技术专家集中进行线上授课,在献血者招募、献血者选择和标准制定、输血传播病原体检测、血液成分制备及血液储存、血液质量管理、临床输血等方面技术及先进工作经验与老挝国家血液中心技术人员分享。本次培训会有包括老挝国家血液中心及老挝各省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以及中国国内部分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等参会人员代表共计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