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代君说
重点科研基地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和地方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高校 的教学任务、学科发展、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重点科研基地的质量 管理尤为重要,包括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人事制度,以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等。本文立足于地方高校, 探索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重点科研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一、引言
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发展是我国向着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前行 的必要环节,是高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过程。高校综合实力的 提升,离不开科研的进步,与学科的发展、人才和团队的培养以 及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密不可分。依托高校建设的重点,科研基 地多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的形式为主,分别围绕前沿性问题基础研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行业 具体需求,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自的功能与特色。
二、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发展现状
(一)存在的形式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和地方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重大科技前沿性问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取原创成果和 资助知识产权。其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 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增强 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军民、央地、部省三个融合的重要平台,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支撑创新驱动源头供给、产出高质量原创成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 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工程中心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国内或地方一流的工程技术研 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地方工程中心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是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和产业化的“孵化器”。
(二)存在的问题
1. 能力不足。与部属高等院校相比,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在从事前沿性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对于承担一些重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地方高校受到 平台、人才队伍、研究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其科技竞争实力明显不足。工程中心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能力未能充分体现,在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促进行业与产业进步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相对比较被动。其 与企业常见的合作形式多以“短、平、快”的小横向项目为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小打小闹”,在真正推动战略性科技产业与行业进步,以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显得能力不足。
2. 特色不强。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的批准建设,一般会参照学科发展 特色与地域特点进行综合性考虑并完成“布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地方高校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面越来越广,每个学科都想得到充分的重视与长足的发展,在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其分配量无疑会被稀释,投入减少了则产出势必会受到影响。多数地方高校里,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往 往与负责人所在团队的建设相混淆,显得有些局限性,特色性体现不强。
3. 制度不全。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从申报到获批建设,有不少似乎以项目的形式完成,即学校提出申请,主管部门组织答辩,进行考察、评估,最后批准建设,中间会安排有中期检查等环节。但是一旦基地批准建设了,后期的管理方面却存在不足,有“虎头蛇尾”的现象。基地的建设往往依托在学校某个学院,其管理成了二级学院的事,成员也由某个团队人员组成,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的各种投入更是十分有限,包容性不强,然而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学院、多学科的协同。基地在制度保障方面也显得比较欠缺,在一些制度建设方面,如人事制度、团队建设制度、考评制度以及评价制度等,缺乏自主权力,不能充分发挥出优势。
三、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发展建议
(一)找准发展定位
作为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应该找准定位,在前沿性关键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积极参与到重点重大计划项目中去。要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础研究能力,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努力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实力,为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知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切实加强基础研究“从 0 到 1”原创性 成果的培育,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作为地方高校工程中心,不能仅局限于面向企业“短、平、 快”的小技术需求,应该面向地方资源主导型产业、战略型 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科技产业,对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通过为适合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型模式、敢于创新工程中心运行体制、促进工程中心产业链前后端链接等提升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辐射和扩散,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二)完善制度建设
对于重点实验室而言,应该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这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学术指导机构,能够为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的确立与调整、发展规划与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重大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建议;要合理聘请委员会委员,建立健全组成人员与访问学者有关的人事制度,以及评聘考核、奖励激励、评价体系政策等;要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规模,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学术争鸣氛围,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团队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此外,应完善重点实验室开放制度,扩大交流机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开放力度,实现资源共享。
对于工程中心而言,应该完善技术委员会制度,这是工程中心建设发展的技术指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工程中心的发展 规划,研究开发工作方向、计划和项目,评价工程设计试验方 案,督促检查研究进展,组织学术交流,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及市 场信息等。毕竟高校是非营利事业单位,地方高校在发挥专业学科特色推动行业产业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 不断探索新型合作和运行模式,积极打造重视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地方高校应该在政府有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甚至建设产学研特区,从而给予工程 中心最大程度的自由。例如,工程中心可以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人事、财务、资产、分配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甚至可以申请工商注册,依法经营。
四、结语
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是地方高校科研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的重要科 研基地,不仅为地方高校加强培育原创性成果提供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发挥着引领作用,同时也为高校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肩负着重 要责任。地方高校和政府应该给予地方高校重点科研基地大力支持,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力,鼓励其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新模式,允许其制定特色政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挖掘潜力、发挥实力,为实现我们伟大的科技强国梦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