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技创新版图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些几乎覆盖所有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实体,被称作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它们的创新水平和科研产出关乎中国这艘巨轮的创新引擎能转得多快,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它们的每一次“大修”,都会备受社会关注。
截至目前,算上企业、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接近340家,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一所高校实力的象征。
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全国重点实验室,从名称上来看差别不大,而且都是国家级的,但是从历史使命和国家定位上来看,差别还是很大的。在2022年1月1日执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中明确规定,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完善稳定支持机制。为了完成历史使命,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势在必行。
首批20个标杆确定
在法律层面规定之后,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推进工作有序进行,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筛选出了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经过梳理,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如下:
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2019年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体系进行重组。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意味着,全国重点实验室可能接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到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国家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同月召开的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实验室全面入轨运行,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阶段性任务。
从“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到“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由“破”到“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调整方式与建设路径,也日益清晰。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一批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争以全新的面貌,全力崛起,期待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改革完成后,焕发全新的生机,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