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企业院校签署校院企地合作协议
近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门口,数十位来自能源电力领域的高校院士专家、科技企业代表在此集聚。他们将前往新津区的一家企业,实地了解企业发展需求,谋求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机遇,并参加四川碳中和院士专家畅享会暨科技成果对接会。“从实验室到生产一线,可以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需求,从而使我们的创新成果更加贴合市场应用,加速转化落地。”一位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从事能源电池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如是说。
产学研融合发展
助推企业高校实现双赢
钛酸锂电池、氢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智慧电网云平台联合实验室、氢能储运装备联合实验室……会上,四川大学与格力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四川众信通用电力、西华大学与中材成都分别签署了校院企地合作协议,并正式揭牌组建联合实验室,围绕智慧电网、钛酸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氢能储运装备等方面展开科技攻关,将研究和应用瞄准了前沿产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与四川众信通用电力有限公司携手成立智慧电网云平台联合实验室,共同研发满足用电终端用户的泛在电力物联网,以推动传统产业在电力能源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助推企业和高校实现双赢。“四川众信通用电力有限公司凭借电力制造的传统优势,已研发出符合广大民营企业的电力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客户需求在不断提升,众信通用电力云平台的业务功能在不断延展的同时,需建设更广泛、更可靠、更快速的管理平台。”四川众信通用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霞表示。
“此次与四川大学开展合作建立钛酸锂电池、氢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将助力企业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最终实现年产5000吨电池级偏钛酸和500吨钛酸锂的目标,为未来钛酸锂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提供有力支撑。”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董锋告诉记者。
“联合组建氢能储运装备联合实验室,目标就是要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五大能力,建成一个集氢能材料开发、氢储运技术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技术咨询服务、测试检测配套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西华大学氢能汽车学院院长何太碧表示。
成都已与20家高校
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成都一直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号工程”,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的模式与路径。成都深化校地协同合作,便是一条有效且清晰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数据显示,成都市近年来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家高校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共建创新平台、共促成果转化、共培创新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务实合作。此外,2023年,成都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230余场,组织3000余家企业走进80余家高校院所,对接挖掘成果2600余项,支持252家科技企业购买转化高校院所成果32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