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龙门实验室新款油莎豆收获机冲刺上市前大考。
试验田里,第二代油莎豆收获机“吞”进滚滚黄土,“吐”出金黄豆粒。速度更快、马力更大、“农场喜欢用”的高效收获机款款驶来。
实验室内,工程师在电脑前勾勒一张张设计图纸,一款全新的牵引式油莎豆收获机轮廓渐显。功能不少、价格更低、“农民买得起”的入门款逐渐定型。
叮当……龙门实验室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恒的手机铃声响起,收到新疆合作农场发来的油莎豆长势报告。看着报告里壮阔铺展、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豆田照片,他满心激动。
“比起第一代收获机,第二代性能提高了、谱系丰富了,在市场上更能‘打’了。”王恒信心十足,“这个秋天,我们将进军新疆油莎豆试验田,接受上市前的最后检验!”
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提出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塑造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
当下,龙门实验室成立农机装备等4个产业研究院和龙科(洛阳)产业运营服务公司,探索“企业出题、运营公司选题、产业研究院答题”的科研组织模式,着力打通制约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中梗阻”,实现科研与产业精准对接。
灵活机制下,在市场上能“打”始终是王恒等龙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终极目标。亩均产油量是大豆4倍,油莎豆堪称油料作物中的“金豆”,但引入我国70年来仍是小众作物。大面积推广究竟“卡”在什么地方?围绕该问题,“龙门人”不懈追索。
“症结在农机、堵点在市场,这是我们的判断。”王恒说,“收获机不仅要有,还要经济、好用,容易被市场接受。”
去年以来,项目组拉着第一代收获机走南闯北,在新疆、河南、河北等国内主要油莎豆种植区,下试验田、开座谈会。“单价偏高,希望有入门款”“农场有拖拉机,倾向无动力的牵引式版本”“动力再大些,效率再高些,出豆再干净些”……一次次试验展示、现场沟通,不仅捞出了地里的油莎豆,还捞出了更加可贵的一线市场需求。
农机好不好,市场考一考。拒绝“关起门来搞科研”,理思路、通堵点,从一代跃升二代,效率提升30%;从自走式到拖曳式,成本降低超50%。市场需要什么就研发什么,龙门实验室把技术和产品改到了用户的“心坎里”。
油莎豆清洗干净,豆浆机启动,不一会儿,醇厚的豆香就飘满了整个房间。喝一口,唇齿留香。
“没想到吧,油莎豆不仅能出油,还有这般美味。”就在前不久,为了招待来考察的客商,王恒拿出油莎豆油、豆酒、豆浆等,借此说明这款收获机大面积推广后的产业化前景。“国内一家知名饮品连锁商考察油莎豆浆,品尝后竖起大拇指,直言只要供货量稳定,就考虑采购……”
习习秋风中,第二代油莎豆收获机启动,捞起了沃野深处的“金豆”,也捞起了广袤市场的“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