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数据同步记录系统
津发集团为大家提供各种心理学实验室设备,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来http://www.kingfar.net获取更多资料.
产品详细说明
人因工程实验室与设计 研究方向与重点:一、人体测计
1.静态与动态人体测计数据库之建立与维护
2.3D人体模型之构建
3.人体测计与产品、系统设计应用与推广二、生物力学
1.人体力学数据库,标准模式之建立
2.人工物料搬运标准以及力学模式之建立
3.工作姿势的生物力学分析
4.腰背护具之研发三、工作生理
1.工作生理能力与生理负荷之测量与标准
2.体适能数据库与推广教育四、人机系统
1.行动秘书与车内信息系统之接口设计
2.抬头显示与控制装置之设计特色
3.中文计算机界面设计之人因标准
4.自动化系统之工作设计
5.人员与计算机接口问题研究
6.自动化系统之功能配置
7.多媒体与虚拟实境之人因问题五、人员绩效与可靠度
1.人为失误与意外事故之行为模式
2.人员可靠度评量
3.人员绩效数据库与模式之建立
4.心智工作负荷之测量与标准
5.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之探讨
6.系统紧急操作程序之研究六、人类讯息处理与决策行为
1.故障侦测与诊断行为之探讨
2.问题解决行为理论在自动化系统讯息显示设计之应用
3.信息系统知识库设计之人因标准
4.心智模型之理论与应用
5.人类决策行为理论在决策支持系统之应用
6.数据库之人机接口研究七、安全与卫生
1.肌肉骨胳系统职业伤害的成因与防范对策
2.重体力的与心智的工作负荷之安全问题
3.工厂安全设计规划的人因考虑
4.交通号志与道路配置之人因评键与安全设计
5.公共工程安全管理策略之探讨
6.数据库之人机接口研究
7.个人防护用具之设计八、产品与环境设计
1.人因工程应用在产品设计上的问题之探讨
2.机器工具的人因设计与标准
3.消费产品的人因设计与标准
4.公共及居住空间之合理化与人性化设计
5.车站航空站设施与标志之人因设计
6.视障者使用产品之设计
7.新科技产品之适应分析
8.无障碍环境标准建立与评估准则九、视觉与色彩
1. 本土之色彩与认知模式
2. 中文字体视觉与辨识行为研究
工效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机械工程分支学科。
工效学吸收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内容,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边缘学科。在机械工业中,工效学着重研究如何使设计的机器、工具、成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环境更适应操作人员的要求。 自美国人泰勒开创科学管理以来,工作效能的研究一直是管理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先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了动作研究,注意到工人疲劳、工作单调等因素对工效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各种新式武器的产生,设计人员必须认真考虑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如何使机器与人的能力限度和特性相适应,从而产生了工效学。随后,工效学在各国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国际工效学协会。此后,许多国家都成立了工效学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标准,尤其是涉及安全、健康方面的标准往往是强制执行的。因此工效学在发展中逐渐与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 工效学在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中,经历了人适应机、机适应人、人机相互适应几个阶段,现在又已深入到人、机、环境三者协调的人-机-环境系统。在系统内,从单纯研究个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发展到研究怎样改善人的社会性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工效学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在人-机系统中,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正常生理值,人在工作时的姿势,人体活动范围、动作节奏和速度,劳动条件引起工作疲劳的程度,以及人的能量消耗和补充;机器的显示器、控制器(把手、操纵杆、驾驶盘、按钮的结构型式和色调等)和其他与人发生联系的各种装备(桌。椅、工作台等);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声响、振动、照明、色彩、气味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而工效学正是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工效学还研究人的工作行为和产生行为差异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报括:年龄、性别、个人的智力和文化技术水平、工作兴趣和工作动机、性格特点、工作情绪等主观因素。同时,工效学还研究所处环境、设备性能、工作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人群关系、组织作风等社会性因素。这些因素使人的能力互不相同,对系统的适应程度也各有差异。 工效学还强调人有产生错误行为的可能性,良好的人-机-环境系统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失误的客观因素,并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由于主观因素或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失误。 为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效果,还需要选择具有一定素质的操作人员,并给予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学会操作和维护这个系统。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制订的操作规程应符合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工效学在机械工业中已广泛用于各种产品、设施和生产系统中。例如,在驾驶汽车的人-机-环境系统中,司机首先要了解车外环境(车流、人流、交通信号和标志、道路条件等情况)和汽车本身运行状态 (速度、发动机温度、压力、油量等仪表显示的情况),以确定行车方针和进行适当的操纵。 为使司机驾驶省力、安全和舒适,在设计汽车时应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和生理、心理负荷反应来考虑司机的座位、各显示器和操纵机构的设置;适当降低汽车重心,使行驶较为稳定,乘坐舒适。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司机在操作中可能失误或遭受外来车辆的撞击,应有预防措施,如采用过速自动报警装置,增设安全带、缓冲保险杠、不易破碎的挡风玻璃等。 又如改进后的桥式起重机的司机室,将各种操纵杆装在司机座位的两侧,正前方和两侧都是大玻璃窗,扩大司机的视野并可让司机坐在座位上操作。操纵杆把手的材料、结构、形状、位置根据功能选用和设计,使司机凭触觉就能操作。整个司机室密闭性良好,这样就能改善不良的操作条件和客观环境对司机工作效能的影响。
其它机械学分支学科机械学概述、传热学、工效学、机械动力学、摩擦学、汽车力学、地面车辆力学、燃烧学、机构学、机械制图、工程热力学、人机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普及应用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与环境的能力。长期以来科学家的思考和研究热点都集中在提高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方面,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所有技术进步都体现在如何提高人类影响和改造环境的能效上。竞争的压力促使人类自觉和主动地学习、接受最新技术并应用最先进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强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被动地和不自觉地受到技术的约束,形成对技术的依赖进而引发新的社会和心理学问题,例如使用计算器后心算能力的减退,大量使用电脑后记忆力、书写能力的大幅度减退,青少年沉迷电脑网络更是成为全球性难以解决社会公害。再如基因克隆技术在有效提高生物种群遗传能力、大幅度提高植物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使用变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类进化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引起了是否要研究克隆人的激烈争论。如果人类将其所发展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对自身遗传特性的根本性改造方面(现在看来技术可行性方面没有太大的障碍),其结果对人类未来的演进所带来的复杂和深远影响是无法预料的,克隆人技术的滥用对人类自身来说可能意味着毁灭性的灾难。可见,人类与自身所发展的技术之间的复杂推演关系,涉及到社会、文化、宗教和种群遗传等诸多范畴,涉及到不同的价值取向的争论。无休止、无约束地追求纯粹物质价值的技术创造,未必都能造福于人类。
人类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必要在对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出规划准备时,优先考虑这些技术一旦投入实际应用会对人类自身产生何种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现阶段,值得我们深思。这里我们提出两个问题,未来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技术?
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人机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或ERGONOMICS),是一门研究人的生物特性与所处环境及工作条件相匹配的科学,人机工程学把人和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研究使人付出适宜的代价后可获得整个系统最佳效益的环境条件。人机工程学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理论,还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劳动卫生学等,其科学内涵是如何创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高效、优化和完美的"人-机-环境"系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尝试回答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即人类需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高质量生活的技术和产品,人类在规划设计一个新的技术时,需要把人的生物适应性作为优化设计目标,纳入系统考量,我们不仅要评估新技术对改造环境的影响能力,更要评估改进后的环境对人类所产生反作用影响时人类的生物适应能力。
工业设计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发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惯性等动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肢体感觉器官的肌能特征,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了人体结构尺度,人体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
作为有智能生命的人类,其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都要通过与环境的接触过程来感知、获取、交互、反馈各种物理量信息(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声学和射线强度等)、化学量信息、生物量信息、视觉信息、非结构化信息。其中人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信息获取反馈过程更与人的劳动、生活中的能动因素密切相关。
现代实验室装备网 实验室行业专业网络媒体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现代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现代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